火蛇
发表于 2019-7-28 10:43
本帖最后由 火蛇 于 2019-8-11 07:32 编辑
中华文明本来就是统一而自成一体性 神农炎黄尧舜禹是农耕文明统一九州形成中华文明 随州应该确定中华文明发源地 建设中华祖地文明 统一中华文明 民族文化分裂是种灾难例如前苏联民族文化分裂分崩离析国家 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世界各地用假民主制造民族文化分裂 挑动战乱销售军火 分裂国家 制造灾难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已经文明破灭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多民族文化分裂 导致破国丧家文明沦落中华文明不容被分裂破坏因此中华文明统一是当前国家迫切任务中国各地抢祖活动猖狂 为了各地私自利益 肆意分裂中华文明 胡编乱造祖地 中华文明出自随州神农炎黄尧舜禹唯有随州满足地理经济政治军事考古遗址的论证中华文明的统一是国家民族安定的基础中国各地抢祖文化应该统一纳入随州祖地文化之中只有中华文明精神统一 泱泱大中华必会结束分裂回归一统中华
火蛇
发表于 2019-7-31 02:06
本帖最后由 火蛇 于 2020-11-3 17:39 编辑
大禹治水 以水系划分天下九州 天下九州沿着水系厥贡禹贡之中记载厥贡中的厥水河就是随州到厉山之间的河 沿着随州厥水河流而下随州城随州安居古城 遗址淅河庙台子遗址 随州洛阳金鸡岭遗址 石家河遗址 盘龙城遗址都是夏朝不同时期夏王都城遗址
神农炎黄尧舜禹农耕文明带领天下九州农业 随州厉山九州是当时天下中心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 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禹治水则划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将九州的土壤分为白壤、黑坟、赤埴坟、涂泥、青黎、黄壤、白坟、坟垆等类别,这是有一定分类价值的。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 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 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 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夏启即位后,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后羿、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浊」zhuoˊ)」所杀,又杀「相」自立。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缗(音「民」minˊ)」正在怀孕,逃奔到「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后,就收聚夏的残存势力,灭掉「寒浞」,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时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有了比较进步的阴阳合历和干支记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鬼神、淫乱,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孔甲」再三传到「履癸」(夏桀) 公元前1600年,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姒姓,夏后氏,名癸,帝发之子。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他也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继位之后,横征暴敛,大兴土木,不理朝政,花天酒地。引得天怒人怨这才引出成汤灭夏的故事。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成汤经过多年的准备,认为已具备了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实力,便开始了灭夏的行动。成汤灭夏的第一步,是先剪除夏在东方的羽翼,即忠于夏王朝诸侯、方国。在几年的时间内,他先率兵征服了逐韦,接着又打败了顾,后来又全歼了昆吾的军队,昆吾国君也死于乱军之中。使商族在进攻夏的时候减少了后顾之优。夏桀听说成汤率领大军,已经逼近了夏都,再也顾不得饮酒作乐了。他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十几道防线,保卫都城。怎奈商军连打胜仗,士气旺盛,而夏国军队久不上战场,平日里又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所以指挥不灵,军纪涣散。两军刚一相遇,夏军的防线就被突破,夏桀登上城头,看到遍地商军,杀声震天,料定都城难保,便打点了宫中的珍宝器具,携带残兵败将和琬、琰二姬,逃出斟寻 夏桀刚在鸣条落下脚 商夏两军展开了空前的大血战: 鸣条之战。车轮滚滚,尘土飞扬,战马嘶叫,刀枪撞击。经过一场搏斗,夏军大部战死。桀眼看大势己去,死到临头,便带着几个护卫,溜出战场,逃到东方的盟国三朡后,又孤身一人从三朡逃到南巢
夏朝不同时期多代夏王国都建立在厥水河下游禹贡是大禹而作以水系划分天下九州山川而后经过夏代多朝不断完善形成夏代地图船运是夏朝禹贡主要的运输方式因九州农业大发展 禹贡中反应出夏朝天下九州不同时期来纳贡物品数量重量增加 九州贡献使夏王朝发展不断的向厥水河下游迁移 为更好掌控天下九州
今年 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发掘情况 M169 曾侯宝夫人墓(随仲芈加墓)椁室全景照,芈加墓出土的编钟铭文中有“帅禹之堵”“行相曾邦,以長辝夏”的铭文,这一处关于“禹”“夏”铭文的发现,这为研究曾国地望、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新证据。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0-11-30 15:06
曾是大禹孙夏少康直系国,夏朝历经商汤革命,唯曾杞是夏朝遗留国,曾国能在随地封国而不败,是因为夏朝四百余年的根基在随地,为报祖仇,在周文武王时期,曾国后裔积极配合文王武王夺取商政权,对商王封邑城进攻讨伐,重新获武王分封随地。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就是诠释了以上历史。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0-12-20 02:34
火蛇 发表于 2014-12-18 18:23
神农炎黄尧舜禹都在随州 神农炎黄尧舜禹共同以四岳为辅佐之臣文献中四岳贯穿炎黄尧舜禹历史...
禹贡 禹别九州当然是辞别厉山九州 九州是天下中心 不可能是天下九州是先有天下中心九州,后有天下九州。 随山刊木随山浚川这二个随都是指随州大禹在随州地域最早开始治水,大禹治水,烈山焚泽故随州是大禹治水发源地,大禹治水水之后,有天下九州,九州厥贡,故随州沿厥水而下,随州多地古遗址正是夏朝发展到不同时期的王都城。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4 08:45
火蛇 发表于 2014-12-18 18:23
神农炎黄尧舜禹都在随州 神农炎黄尧舜禹共同以四岳为辅佐之臣文献中四岳贯穿炎黄尧舜禹历史...
大禹太山庙封曾姓,大禹居洛阳,少康封子曾国在方山范围,随州确有一古方山,大致范围在随州淅河府河马坪安陆孝感之间,夏少康封古曾国方山地域就是最早曾国,曾国曾候在夏朝的家族序列就在如上地域,曾姓曾族祖地是随州烈山,曾曲列(烈)与随州烈山是地理地旺的关系,古方山曾国也在附近,曾祖曾宗曾候曾孙代系都围绕在随州和洛阳之二地繁衍。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10 04:20
烈山之下先农坛处,四水汇集之地为雷泽 华胥在雷泽踩着了蛇迹(履迹),因此怀孕而生伏羲。《太平御览》《易·系辞传》等古籍如此记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雷泽之地(华胥)花溪河, 自古随州多雷电,雷泽原来面积是现在多倍,伏羲氏女娲之时,伏羲降伏犀牛(夕羲西溪淅栖)正是独角兽,自随州自独角山之下随城山处到两水下游到在随州九曲湾在到沿烈山山势而下至回龙寺范围,都是随州雷泽正是伏羲氏降伏栖牛地方,随州水西门之西正是指伏羲,降伏栖(西犀淅栖夕)牛之地, 夕牛自是舜帝标志,舜帝都城在随州,随州有条近圣街,尧舜是中华圣人,随州近圣街指的就是尧舜圣人,尧以鲧治水, 鲧作城正是随州磙山处挖河筑随州城,鲧挖河道以土石筑随州城,形成护城河,另外一条支流九曲湾上流就是现在先觉庙水库,造成随州城内水潴留,舜帝有飬龙氏专为舜饲养夕牛(栖牛鳄鱼)水火不相容,祝融不待舜帝令杀鲧,是因随州南门处祝融祠的祝融部落受水患影响,故舜用禹治水也是钳制火神祝融,《史记·五帝本纪》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边器皆不苦”。大禹治水,烈山焚泽,所焚之泽正是雷泽,在随州现在月光池处,正是烈山之间沼泽,随山刊木,随山浚川,禹凿龙门就在随州龙门街附近引水,形成随州城另外一条护城河,排水伊厥之水。 随州舜井舜遗址舜家在随州舜井大道国税局内,舜田在烈山之间,舜渔雷泽之地就在舜家附近。随州近圣街就是尧舜圣人附近,因此鲧大禹治水围绕随州城尧舜圣人之地。大禹治水成功后承帝位,启则开创中华文明之标志夏王朝。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16 09:30
炎帝神农是一个时代的光辉,在六千五百年至四千年时间段,随州神农炎帝农耕文明是中华所有这段时期遗址的巅峰,神农氏农耕遗址代表着中华文明辉煌,在中华范围内什么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二里头等等只能算是神农农耕文明搭边文化。随州炎帝神农中心文明辐射下才有这些周边文化,这些不入流的文化喧宾夺主,神农是中华农耕文明代表。农耕文明代表人物神农炎黄尧舜禹启,随州正是中华文明主干。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20 10:14
阪泉之战是争夺自然资源,逐鹿之战是秩序权利争夺,以石家河三苗为首蚩尤!蚩尤为暴,破坏神农公平交易秩序,侵占略夺随州神农炎帝土地河流山林牧场,形成中心随州神农炎帝氏族躲避迁徙,一支迁徙为神农架,一部迁徙湖南高平,一群迁徙河南睢阳南阳芯阳等地,最远一群可能迁徙陕西宝鸡等地,形成多地神农氏后裔族群。炎帝惘榆向枣阳雕龙碑黄帝求援,逐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最终获得胜利,收复失地,失地原来神农部落已经流散,自然就是黄帝胜利后裔封地随州周围原因。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20 10:30
三苗与神农炎黄尧舜禹征战长达千年之久,有三苗之地必然有神农炎黄尧舜禹,有炎黄尧舜禹之地必然有三苗,没三苗的地方当然就没有炎黄尧舜禹,不是冤家不碰头,冤家对头从打到融合整合,形成中华文明夏朝。
炎黄阪泉之战是华族农耕文明统一,黄帝获得炎黄部落领导权,神农农耕文明下炎黄部落同根相生。蚩尤是三苗九黎之君,九黎即九夷,还传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可见蚩尤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勇武善战,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这些传说反映了真实历史的影子,今已从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学中得到证明。逐鹿之战黄帝擒获三苗首领蚩尤,炎黄之战和阪泉之战形成黄帝后裔封地多在随州,高辛氏(随州高城)帝尧(随州唐王)高阳氏(随阳店),,,鳄候(黄帝后裔姬姓)等等 ,证明黄帝是逐鹿之战胜利获地封后裔,黄帝在阪泉之战立下大功。
《逸周书·尝麦》:“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三苗遗址石家河,以蚩尤为代表,侵占神农炎帝部落,破坏神农公平交易规则,蚩尤为暴为抢为私代表的三苗,侵略炎帝部落地盘,占领耕地农田渔场河流,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武器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的扫荡下,厉山九隅九州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蚩尤自天门孝感打到淅河随州厉山一路战争扩张至枣阳南阳,随州炎帝惘榆向黄帝寻援,炎黄部落在黄帝的带领下,展开的逐鹿之战,鹿头镇曾经就是炎黄与蚩尤战场之一,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 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自随州雷泽中以栖牛鳄鱼夔皮制作了80面夔皮鼓。《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女妭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黄帝的胜利得来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得复上”,应龙参战以后,也“不得复上”,天上“无复作雨者”,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黄帝一方最后打败蚩尤。相传“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尧封丹朱与三苗与尧征三苗随枣走廊西端淅川,舜怀柔分化三苗,联姻三苗,舞干戚既认干亲戚使三苗大部融合整合华夏,尧、舜时期,更是冲突不断。石家河三苗在尧时早已立国。尧时,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不服,其首领驩兜反对“舜继尧位”。遂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尧发兵征讨,战于丹水之浦。将三苗战败,被迫远迁,即:“迁三苗于三危”。舜在位又继续对三苗发动战争,以削弱其实力的同时又进一步采用分化、瓦解三苗的策略,即“分北三苗”。经过连番争斗,三苗遭到削弱,但实力犹存,仍对华夏族部落联盟构成威胁。于是至禹即位时,禹又发动了对三苗的战争。
禹在位时,仍视三苗为威胁自己统治的心腹大患。此时三苗部落联盟居住地区发生大地震,内部出现分裂,禹趁机对三苗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禹以:“三苗不服大禹,有反叛之意”为由出兵三苗。 他在誓师动员时声称:“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背天意作乱,上天现在号令我们要对它进行讨伐。”并一一列举了三苗的罪状,分别为:“不敬大禹、不称臣纳贡、道德沦丧”。大禹亲率大军,征讨三苗,大战历时70多天,双方交战开始后,争斗互有胜负。在最后一场战斗中三苗首领被禹部弓箭射中,战场一时雷电交加。禹趁机挥军直取苗师,将三苗部落击溃。此战过后,三苗部落逐渐衰亡。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21 19:23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10 04:20
烈山之下先农坛处,四水汇集之地为雷泽 华胥在雷泽踩着了蛇迹(履迹),因此怀孕而生伏羲。《太平御览》《易 ...
舜在厉山耕作 尧考察舜三年期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随州烈山近圣街是连接尧舜圣人之路,舜家在舜井附近,舜田在近圣门处,先农坛雷泽之地离舜帝家在二公里內,舜陶河滨之地应该在随州陶瓷厂附近,离舜帝家也在二公里范围,随州陶瓷厂正位于河畔边,此处河泥细腻,正是做陶理想地方,有古籍文献称舜淘河滨做陶地方也叫寿丘,传说尧葬于寿丘。尧帝封地在唐,唐镇厉山随州都有帝尧踪迹,尧考察舜做接班人在随州烈山,并且嫁二女舜,尧老年时候生活在随州,所以帝尧葬于随州。如真实的寿丘是此地,则帝尧墓葬在随州此地可能性非常大。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22 14:42
随州伏羲氏女娲随资源布局中华,形成燧人氏世衰,神农历经十七世方继承有天下,炎黄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围绕随州中心争夺。神农氏后裔形成中华中心开花,四面八方分枝的迁徙躲避战争,神农氏后裔大致迁徙的有房县神农架,陕西宝鸡湖南高平河南南阳睢阳商丘等地,神农后裔最远的甚至迁徙到南越越南。形成中华多地神农后裔之地争祖争神农厉山故里局面。
火蛇火蛇
发表于 2021-1-28 17:48
随州近圣街是连接尧舜圣人之路,尧帝考察舜三年,嫁二女舜,禅让于舜,舜耕作烈山近圣门,舜田在烈山,舜家在舜井,舜井处有舜遗址,尧住随州烈山之巅帝城,尧生活在随州,尧晚年生活随子女 女婿舜一起是人之常情,尧帝烈山之巅帝城,随州帝城建自黄帝阪泉之战逐鹿之战胜利后,阪泉之战黄帝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之子帝喾随州帝都继承黄帝帝位,炎帝共工氏部落争王权,共工氏是炎帝后裔,祝融与共工战《史记.补三皇本记》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火神祝融氏重黎为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祝融之族起源甚早,但其兴盛时期大体上在帝喾高辛氏居于华夏集团盟主地位之时。祝融氏部落正在烈山随州南门处,故随州烈山之巅帝城,曾经是炎黄帝喾帝尧舜禹之王都所在地,宫城正在烈山之巅。
炎黄帝喾 尧 帝舜后裔多居在随州帝都,禹故继承帝位,禹避让舜帝子商均随州于洛阳,是因为随州帝氏后裔强大的势力。
黄帝后裔帝喾 帝尧墓葬在随州。
《墨子·节葬下》:昔者尧教乎八狄,道死,葬巩山之阴,衣衾三领,谷木之棺,葛衣缄之,既(三点水+犯)而后哭,满埳无封,已葬而牛马乘之。“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久、视肉、宓交。其范林方三百里。”——《海外南经》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久、视肉。”——《海外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