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青年都是热血青年、理想青年、革命青年,据说当时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为了社会稳定,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然而有的是由于出身问题迫不得已才去的。知青在农场、兵团,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相互帮助中组合了自己的家庭,在回城的希望中告别了知青生涯,在暮年回忆中又回到边疆知青点。没有人愿意真诚的奉献,多数人都是激情者,正因为人性中的好逸恶劳,所以农村、山区等穷地方是不可能富裕的。 假如知青没回城,那么他们扎根农村一辈子,对农业的发展是不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由于落实了回城政策,人心散了,农场、边疆成为了过去,活没人干了。在那个年代知青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如今的我们虽然也没什么选择,但人身起码是自由的,比起知青他们当年的生活,我们幸运多了。再过几十年知青恐怕就没人提及了,他们牺牲了个人,成全了国家,没有他们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富强,那时的人们思想真是好啊。他没回城以后也遇到很多困难,就业、住处,他们有的抛弃了农村的妻子、孩子,有的为了回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