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旅游,热爱随州的人大多数都听说过随县安居古镇,而安居古镇最令人称奇,也是在中国少有的,目前仍保留残存待修复的就是著名的九街十八巷。5月5日,笔者再次来到安居镇九街十八巷。竟意外地发现了安居九街十八巷之一马家巷的一留存寺庙的秘密。 这所留存至今的寺庙现名为:安心禅寺。安心禅寺位于安居老街马家巷下街,始建于乾隆时期,大清道光17年(公元1837年)进行了重修,原名老官庙,当时由社会各界捐资修建,寺内现依然存放着刻写捐资人的功德石碑, 原由兴国寺上方下伟应石老和尚任主持创建,当时老官庙建筑规模雄大,一共有四层大殿:一、天王殿;二、罗汉殿;三、大雄宝殿;四、三圣殿,还建有钟鼓楼,建造工艺精巧,古朴雅致,蔚为壮观。钟鼓楼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残存的墙壁和木椽。 佛殿、僧殿、斋堂等共有156间,僧人共80 余人,当时香客云集不断,香火旺盛,上方下伟应石老和尚原在兴国寺任主持,曾受大清乾隆下诏封赐,封赐石碑现仍在安心禅寺存放着。(笔者当时有拍照,只是字迹已较模糊。)由此可见,老官庙知名度甚高,上方下伟应石老和尚圆寂后,在为老和尚立碑的碑刻写:“大清乾隆昭钦赐苑”,安居老官庙主持上方下伟应石老和尚真世灵位宝塔碑文现存放在寺内,继任第二代住持上召下慧大智,第三代住持上然下诲悦祥,一脉相承,经久不衰,第四代上龙下奉传法任第四代住持人,上海下成道果任第五代住持人,上印下贤自信任第六代住持人,上圆下珍清净任第七代住持人至今。 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将老官庙毁于一旦,以马洪德为首的朱大姑、龚二姑、李三姑、叶四姑、蒋五姑、周六姑、邱七姑共八位未结婚的老姑娘以求安身之处,为由拼死护庙,方保留大雄宝殿, 15间房屋免遭焚毁。
其余佛像等皆被万恶的红卫兵全部毁掉,现遗留的但见两个大坑,笔者见到时,坑里尽是现代垃圾了。圆珍师告诉笔者,坑底下埋有大量被毁的佛像佛具及当时庙中用品,大坑四周还有当年种植的一些树等。 在寺内很窄小的后园里,笔者见到了我们这里少有的紫竹,因有紫竹观音一说,故此寺庙一直保留着这一小片“紫竹林”。 1993 年在文革开发宗教政策的滋润中,老官庙获得新生,为展示新生的寓意,将老官庙更名为“安心禅寺”,寓含四层意境,一是顺应改革开放天下安心,宗教安心天时;二是顺应安居安心,安心安居地利;三是顺应世人安心求佛向善,安心人和;四是顺应安心禅寺安心爱国尊教,弘扬佛法,让天下人安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000 年2月,上圆下珍清净发心出家,现任第七代住持,出家前是曾都区北郊孔家坡妇联主任,用退休32年工龄和32年党龄,获得一次性退休金十万于元,全部捐给安心禅寺,重修大雄宝殿,重建佛祖菩萨金像。大雄宝殿共有佛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等全堂佛菩萨。 2006年春,上圆下珍法师又请福建天河净寺法师来安心禅寺举行揭“净地大界仪式”,使安心禅寺省誉倍增,香火倍增,现有多位居士在寺院常在寺院协助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佛教,本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教育,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现身产物。曾几何时,安居古镇的繁荣和发达,有史为鉴。如今,社会又向前进步了许多,安居的老街、安居的九街十八巷、安居的待修复安心禅寺,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呢? 最后,笔者真诚地呼吁随州更多的人来关注随县安居古镇、安居九街十八巷、安居安心禅寺。让安居也成为随州一个旅游景点,让社会文明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