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颜真卿觉得安禄山种种迹象可疑,就以防洪为名,增高城墙,疏通护城河。并在暗地里积极储备粮食,招募壮士。为了不引起安禄山的怀疑,颜真卿外示闲暇,时常与宾客泛舟饮酒。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姜鹏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年7月 本文摘自《德政之要》,姜鹏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年7月
中唐名臣颜真卿(709—784)为今日之世人所知,多半是由于他的书法成就。他是唐楷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资治通鉴》在讲述中唐复杂的历史场景时,也把颜真卿作为重点人物进行描述,却只字未提他的书法成就。事实上,颜真卿在那个时代享有崇高的声誉,并不是因为他的书法成就,而是源于他对国家的满腔忠诚和处时立世的一身正义。 颜真卿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这个家族从六朝以来就盛产文化名人,南朝著名文学家颜延之(384—456)、《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5)、初唐大学者颜师古(581—645),都出自这个家族。颜真卿的母亲则出自另一个以书法为世代相承之家学的名门殷氏。这使得颜真卿自幼具备优秀的文化基因。颜真卿踏入仕途是在唐玄宗时代,不久就遇上杨国忠当权。性格耿介的颜真卿和其他正直的臣僚一样,遭到杨国忠的排挤,被外贬到平原郡(旧城墙遗址在今山东德州陵县,但在唐代,平原郡也属于广义的河北地区,离安禄山驻地不远)做太守。颜真卿到平原郡上任,是在公元753 年,两年后就爆发了改变中国历史的安史之乱。 到平原上任后不久,颜真卿觉得安禄山(703—757)种种迹象可疑,就以防洪为名,增高城墙,疏通护城河。并在暗地里积极储备粮食,招募壮士。为了不引起安禄山的怀疑,颜真卿外示闲暇,时常与宾客泛舟饮酒。安禄山果然不以书生为虑,也就没有对颜真卿采取措施。 公元755 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于范阳(今北京一带)起兵,发动叛乱。叛军来势凶猛,而朝廷素无防备,地方官员逃的逃,降的降,河北大部分地区瞬间为叛军所有。只有颜真卿据守平原,给叛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在颜真卿奏报送达朝廷之前,唐玄宗以为河北二十四郡皆已降贼,非常失望,感慨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得到颜真卿的奏报后,唐玄宗颇感欣慰,这么大一个国家总还算有忠臣义士,说道:“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同上)他根本不记得颜真卿长什么样,而这个颜真卿却能替朝廷严防死守。此时的唐玄宗可能会深有感触,真正的忠臣义士,并不见得是那些整天围在你身边哄你开心的人。 安禄山的军队迅速攻占了东都洛阳。颜真卿和时任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太守的堂兄颜杲卿(692—756)联合起来,组成了河北义军同盟。在颜氏兄弟的感召下,很多之前被叛军攻占的城池纷纷击斩安禄山的将领以反正,河北地区支持朝廷的郡很快扩展到十七个,战士人数总计达二十万。大家共推颜真卿为盟主,于是颜真卿成了河北地区的义军领袖。这支义军把已经到达洛阳地区的安禄山叛军,和范阳老巢之间断成两截,阻断了他们的交通道路。这样叛军的军需供给和兵源补充都成了严重问题。而且颜杲卿还斩杀了安禄山的将领李钦凑(?—755),为唐室紧守太行山最重要的关隘井陉(俗称土门,在今河北省西部,太行山脉东麓)。恼羞成怒的安禄山派军队回攻井陉关,颜杲卿战败被俘,不屈骂贼而死。这一役中整个颜氏家族损失惨重。我们看到,在今天还传世的很多颜真卿书法珍品中,土门之役反复被提及。说明颜真卿对此役印象之深刻,一直把它作为家族史中最光辉的一页来书写。被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1246—1302)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一行书”乃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颜真卿为纪念罹难于这次战役的小侄子颜季明(颜杲卿幼子,遇难时年仅十余岁)而作。原作斑斑泪迹,充满真情。
然而惨烈并没有让颜真卿退却。叛军后院起火,原本追随安禄山的平卢将领刘客奴忽然宣布易帜反正,意欲自效于朝廷,派人和颜真卿联络。颜真卿为坚定刘客奴效忠朝廷之心,派手下为他送去十万军费以及将士衣粮。这还不算,为表达自己的诚意,颜真卿让自己当时的独子,年仅十余岁的颜颇去刘客奴军前做人质。以此表明,只要刘客奴不负朝廷,颜真卿亦决不负刘客奴。颜真卿破家为国的伟大情怀,千古以下读之仍令人感慨不已。 在颜真卿等人的努力下,河北义军抗击叛乱的行动虽然形成了声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领袖人物毕竟都不是宿将,招募的军队也缺乏良好的训练,各地区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指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下,要全面抵挡安禄山的精锐部队,难度很大。为在河北战场取得更大的战果,颜真卿顾全大局的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舍家为国的壮举上,也体现在他不狭隘自保,愿意慷慨支援邻近州郡的决策上。
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在颜真卿坐镇的平原郡西北方向,是唐朝重要的军政财物中转站之一。每年从南方江淮地区运输过来的大量布帛、钱粮,都会囤积在清河,再向驻守北地的将士发放。当时囤积在清河的钱粮布帛数额巨大,而幸好安禄山的叛军尚未攻取这个地区。于是清河官民开始积极联络颜真卿,希望能在颜真卿的支援下做好积极抗战准备。清河郡派出了一位名叫李萼的年轻人来见颜真卿,当时李萼才刚二十出头。根据李萼的描述,囤积在清河的布帛将近四百万匹,钱粮则各有三十余万缗(缗原意指穿钱的绳子,用作货币计量单位,一般一缗是一千文)、斛(唐制一斛十斗,相当于一百二十斤),甚至还有五十余万具铠甲、兵仗。而清河县的人口,则在十万以上。李萼的估计,清河郡的财物是平原郡的三倍,而人口则是平原郡的两倍。也就是说,清河郡本身是有资本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他们的军事实力不强;二、他们需要“组织”。叛军迫在眼前,根据千里迢迢之外的朝廷指挥来行事,显然不切实际。既然颜真卿具有崇高的威望,被推举为河北前线的盟主,他们希望能得到颜真卿的支援。 平原郡自身情况并不乐观。颜真卿告诉李萼,他手下的士兵基本都是刚招募的新兵,还没来得及训练,守城自保都困难,哪里还有余力支援临近州郡。但颜真卿毕竟是颜真卿,陈述了自身面临的困难,却没把话说死。他对李萼说,即便我有这些困难,但是我还是想听听,如果我答应了你的请求,派兵支援清河,那么你们接下来的计划又是什么?李萼显然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回答颜真卿说,清河郡并非全无实力,非要仰仗他人。您是首倡河北抗战同盟的人,河北军民视您为真正的贤人。所以我这次来见您,更想看的是,您这样一位贤人是怎样用高义来处理事情的(正如上文所指出的,李萼此来,有替清河郡找“组织”的意思)。现在您还没有彻底下定支援清河的决心,我怎么敢轻易就把我们的计划透露出来呢!
听完这番话后,颜真卿对眼前这位年轻人很欣赏。再者,觉得自己身为盟主,的确有责任支援周边地区,所以打算答应李萼的请求,分兵前往清河郡。但这一计划被颜真卿的手下拦下了。大家普遍认为,李萼年纪轻轻,也没什么身份,怎么能光凭他一张嘴就把军队派出去!众人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嫌李萼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恐怕不仅削弱平原郡自身的防务,也解决不了清河郡的问题,徒增损失而已。无奈之下,颜真卿只得婉拒了李萼的请求。 李萼回到下榻的馆驿后,拿起笔给颜真卿写了封信。信上说,清河郡意在效顺朝廷,愿意贡献出这么丰厚的财物、器械寻求同盟,您却疑虑不决,不能给以支援。我这次出使无功而返,清河郡也不可能靠着现有的军事力量抵抗强敌。如果这片地区和其中的人口、财富被叛军占据,转而成为您西面的强敌,到时您再后悔还来得及吗?颜真卿读信大惊,这次再也不顾属下的阻拦,亲自跑到李萼下榻处,答应他出兵六千援助清河,并亲自把李萼送到平原郡边境,与李萼执手相别。此时颜真卿问李萼道,支援清河的军队已经开拔了,现在你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吧!
李萼的回答令颜真卿感到振奋。李萼说,已经得到探报,朝廷派遣程千里将军率领十万精兵东出讨贼。但叛军据险阻守,程将军的队伍被挡在崞口(今河南林州西南,是属于太行山脉的一个重要关口)之外,无法东进。如果我们合力攻下被安禄山占据的魏州(约今河北大名一带,在崞口之东),进而从背后攻击据守崞口的叛军,和程千里的军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样就有希望拿下崞口,使得朝廷的军队得以东进讨贼。我想,颜真卿听到这里的时候,应该已经非常满意了,觉得自己果然没有错看李萼,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轻人。但李萼的计划还不止这些。他接着说,如果上面这些步骤都走得顺利的话,那么接下来河北地方盟军就可以和朝廷的军队联手,往北向安禄山的老巢河北北部地区清除,往南扼制住黄河要道,阻断已经进入中原腹地的叛军的归路,这样不出几个月就能让叛军困而自溃。 形势并不像李萼预料得那么简单,安禄山的叛军也并未在几个月内就困毙。但李萼计划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联合数郡义军攻打魏州,显然是切实可行的计划。正是按照这一策略,颜真卿领导平原、清河等郡军民赢得了堂邑大捷。
颜真卿命他下属李择交和范冬馥率领平原郡派出的六千援军,会合清河郡原有的四千兵力,又征调了邻近博平郡(在今山东聊城一带)的一千兵力,驻扎在堂邑西南,准备攻打魏州。替安禄山防守魏州的两万叛军出巢会战,结果被颜真卿麾下义军打得大败,死伤过半,还被义军夺走千余匹战马,其他战略物资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安禄山任命的魏州太守袁知泰,只得放弃魏州,逃奔汲郡(今河南浚县一带)。义军顺利收复魏州。堂邑大捷是颜真卿在李萼的建议下,放弃狭隘的地盘观念,把整个河北抗战看成一盘棋,团结众心所取得的成果。然而当时替唐朝领兵平叛的官员将领中,并不都具有颜真卿这样宽广的胸怀。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图书简介 本书参照《大学》进行编排,分修身、齐家、治道三个层次,从《资治通鉴》中选取若干正反两方面的故事,从个人小我的修身讲起,要胸有大局,敢于担当,逐步扩大到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治理,注重子弟教育与家风的培育,再进而扩展到为政之道,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以文化延续国运,由己及人,由内向外,揭示为善可以治国安邦、造福百姓,为恶则导致身亡家破、遗臭万年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以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贯穿全书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