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4180|回复: 9

千年不朽 忠臣廉吏==杨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chushi/application data/360se6/User Data/temp/003udaR7zy6M6REPl6Vc9&690.jpg 003udaR7zy6M6REPl6Vc9&690.jpg

杨涟,明末随州应山县(今广水)人,“为人磊落负奇节”,考中进士而入仕,任常熟知县,“举廉吏第一”。后入朝为官,在皇权更迭的危局中挺身而出,拥太子即位,被明光宗召见,为顾命之臣。为反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却被诬陷“受贿一万两”,历经拷打,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
http://blog.sina.com.cn/u/31948285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勤政:全国第一清廉
    据 《明史·杨涟传》及杨涟文集 《乾坤正气集》,杨涟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出生于应山县,天启五年(1625年)惨死狱中,年仅五十三。
    正史未载杨涟家世,但读《乾坤正气集》中杨涟家书,知其兄弟俩均以读书致仕,后来同为京官,应出身于小康人家。再从他写给同窗的信函中内容可以确定,他自幼就读于老家附近的大龟山(今称大贵山)。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35岁的杨涟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这时正是明朝万历晚期。明神宗(因年号万历,史又称万历帝)朱翊钧十岁继承皇位,一代名相张居正主持朝政,万历皇帝亲政初期也勤于政务,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政治上则整顿吏治,国防上基本肃清了多年以来困扰明廷的“南倭北虏”的边患,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繁荣,科学发达,被史家称为“中外硋安,海内殷阜”的“万历中兴”。但后来,万历皇帝却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又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上朝听政。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至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十一月,“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涟考中进士之后,即任常熟知县。
    走马上任,他丝毫不敢懈怠,《明史》载他经常以微服私访的形式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呼声,大力改善民生,赢得良好口碑。几年之后,朝廷举行清廉官员推选,杨涟“举廉吏第一”。杨涟在给友人的信件中提及此事,据《乾坤正气集》,此期间至少有四件事情与这“廉吏第一”的称号有关。
    明朝自朱元璋始便倡导每县至少要兴建一座城隍庙,要求所有官员上任之初须到庙中向神像立誓,年终也须写好“总结”去庙中述职,以增强官员的敬畏感。万历三十九年(也就是杨涟上任四年后),杨涟写了一篇《告常熟城隍文》,这一年正是朝廷的考核年,此文极有可能是杨涟四年的工作总结或“述职报告”。在汇报完大事之后,杨涟还跟庙神汇报了一件小事,足以证明他的清廉。他说自己做了四年知县,不仅没有积蓄,而且还欠下千余两银子的债务,因此老婆抱怨他迂腐,亲友讥讽他无能,只能私下向神灵吐吐苦水。
    在《寄高贵大兄》一文中,杨涟又向这位同窗好友介绍了他在常熟为廉政建设做的三件有意义的事。
    其一是他查处了一起“学田营私案”。有当地公务人员把本来用于补贴学校的300亩学田据为己有,杨涟除了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追回赃款,购买图书还与学校。
    其二是他查处了一件“税吏坑农案”。即当地收纳地税的机构故意加重砝码,也就是 “大秤收进”,损害农民利益,杨涟追缴了他们的非法所得,并将这些钱用于当地水利建设。
    其三是他调解了一起“太监掠民案”。中国历史上最爱敛财的万历皇帝曾派出大批太监到各地搜括民财,并令各级官府只能配合,不得反对。这些人因此胆大妄为,制造了多起血案。在常熟的税监也曾与老百姓发生过冲突,太监拿着朝廷的令牌到县衙要人,按说县令应当捕人了事,但若交出当事人,定是家破人亡。小小县令岂敢抗命不尊?杨涟利用自己“廉吏第一”的名号,巧与周旋,居然说动太监同意轻饶,让当事者躲过一劫。事后,朝廷有官员评价杨涟此举为“撩虎须不动声色,而虎之咆哮自弥”,还有官员评价说 “弄虿尾而忘其毒”,其勤政爱民而不顾个人安危,其“廉吏第一”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也为其一生奠定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责:天下第一忠臣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杨涟“擢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算是进京为官了,但说是提拔,其实是平调。
    这里的“户科”、“兵科”,并不属于户部、兵部,明朝置给事中一职,职责是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等等,与御史互为补充。明太祖朱元璋时代,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给事中十二员,为正七品,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科治事;后职数有增有减,品秩从初定时的正五品到最低时的正九品,忽高忽低。因而,“有官无署”的六科给事中,其地位的高低轻重,完全在于皇帝及掌权的大臣对于纪检、监察之事的重视程度。
    万历四十八年,正是万历皇帝“驾崩”的年头,皇上荒废政事已久,朝廷自然“人滞于官”、“曹署多空”,有人失望而去,留下的大多在混日子。
    这一年,“神宗疾,不食且半月,皇太子未得见。”万历皇帝病危,不能进食已经半个月了,但皇太子想见他却见不到。
    事关皇位继承的大事,别人不急,“掌侍从谏诤”之职的杨涟却急了起来。他联络诸位给事中、御史一起去拜访大学士(相当于丞相)方从哲,催促方从哲进宫向皇上问安。方从哲却推辞说:“皇上忌讳疾病。即使问皇上的侍臣,他们也不敢传。”
    太子与大臣都难得见皇上一面,是因为万历皇帝宠妃郑贵妃有政治野心。郑贵妃不让太子等进宫探视,想万历皇帝一命归天之后,在遗诏上做点手脚,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自己自然就是皇太后,以享用大明江山。朝臣对郑贵妃的所作所为,都心知肚明,却又装聋作哑,只有七品小官杨涟选择了挺身而出。
    杨涟对大学士方从哲慷慨陈辞,力促方从哲率朝廷群臣向皇上问安,即使没人传达也坚持不懈,以打破郑贵妃的封锁,同时又起到警告她的作用:外廷大臣尚在,切勿胡作非为。并派人告诉太子的伴读王安:“皇上病情危重,不召太子,不是皇上的本意。当力请入宫服侍。”太子采纳了其建议,每天去宫中向父皇问安,即使进不去,也以此表示自己的存在。
    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顺理成章地接班做了新皇帝,是为明光宗。杨涟以七品芝麻官的身份,维护了大明皇权的正常更替,杜绝了一场可能出现的宫廷祸乱,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大的功劳。
    然而,郑贵妃并未死心,她给新皇帝送去了八位美女作为“贺礼”,并与光宗宠妃李选侍相勾结,郑贵妃请封李选侍为皇后,李选侍亦请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光宗果然中计,催促礼部草诏封贵妃为皇太后,圣旨起草好即将发布。此时,这位继位不久的新皇帝病倒了,朝廷一片哗然,传言郑贵妃送美女是别有用心,过了两天,宫中又传出御医用药不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杨涟坐不住了,先上一道《早立东宫疏》,建议皇帝早立其长子朱由校为太子,以断某人的非分之想,皇帝立即采纳;紧接着又上一道《劾内官崔文升疏》,首先建议对御医崔文升用药不当立案调查,其次是坚决反对册立郑贵妃为皇太后,他质问皇帝:若尊她为皇太后,把嫡母皇太后和生母皇太后放在什么位置?
    忤逆“上意”已是不敬,还把皇帝“家事”写成了公文,区区芝麻官竟敢犯皇家大忌,很多人为杨涟捏了一把汗。
    三天后,光宗召见大臣,及“小臣”杨涟,同时召来了锦衣卫的官校。众人以为杨涟忤逆“上意”,一定会在朝廷上受到杖责,纷纷请方从哲帮忙缓解。方从哲则劝杨涟承认罪过,杨涟倔强地高声说道:“死就死罢,杨涟有什么罪过?”
    等光宗召见的时候,却大大地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帝温言久之”,交谈极其和蔼,“数目涟”,对杨涟寄以厚望,并对众人说:“此人乃天下第一忠臣”。于是听从杨涟之谏,“遂逐文升,停封太后命”。再召见大臣的时候,都要一同召见杨涟。杨涟自此名闻天下,成为 “顾命之臣”。
    光宗在位仅数月,便在“美姬”与“利剂”的交攻之下,一命呜呼。太子朱由校的继位又是一波三折。级别最低的“顾命之臣”杨涟再次走向前台,为大明朝力挽狂澜。他怒骂挡道太监,抢出太子朱由校;厉声呵斥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辅太子朱由校登极,是为熹宗。《明史·杨涟传》载:“自光宗崩,至是凡六日……涟须发尽白,帝亦数称忠臣。”
    朝廷大局初安,年逾五十的杨涟辞官回乡,准备在故土颐养天年。不久,熹宗召他回京,“起涟礼科都给事中,旋擢太常少卿。天启三年冬,拜左佥都御史。四年春,进左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正三品),为大九卿之一的都察院之副首长。都察院为明代创制,据《明史·职官志二》,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看来,朝廷还是用其所长,充分发挥杨涟这个“忠臣”的作用。
    以上几件大事史书记载比较清楚,尤以杨涟所写的《两朝登极揭》较为详尽。天启三年,朝廷复用杨涟,赴京之前,他可能担心自己不能再回,便把他辅两朝太子登极以及“移宫案”始末写了一份详细报告,嘱咐儿子好好收藏,在适当时候公布天下,以正视听,此文在清朝收入《乾坤正气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奸:明末第一猛士
   杨涟回老家一年多,时间虽然不长,但朝廷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却有了巨大的变化。令人唏嘘的是,杨涟舍身相搏,呕心沥血至“须发尽白”扶上皇位的明熹宗朱由校,竟成了一个大昏君。
    熹宗即位之初,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吏制稍显清明。但熹宗有一大爱好,就是做木匠活儿,对政事完全没有兴趣;其祖父万历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但仍在宫中掌握大局,大权并未旁落,些许宠妃存某种妄想,也势单力薄翻不起大浪。而熹宗朱由校则不然,除喜作木匠之外,对其乳母客氏颇为优厚宽容,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而这客氏又与大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以致“二人对食”,亲密无间。魏忠贤向熹宗奏事,每每等到他做木匠活儿的时候,熹宗厌烦,不肯听下去,就说你们看着办就行。于是魏忠贤借机矫诏擅权,把持朝政,并执掌东厂特务机关,用阉党的势力打击东林党人。魏忠贤作威作福,人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各地为他立生祠当菩萨供奉。客氏则在后宫作难,养了一群颇有姿色的宫女,进献给熹宗,让他 “乐不思蜀”;并对有了身孕的妃子宫女,都设计谋害,甚至连皇后也被她害得堕胎,使那些“母以子贵”的竞争对手不可能出现。客魏二人的为所欲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从杨涟所写的家书和在狱中所做的 《书狱神庙壁文》等史料中可以读出杨涟挺身除奸的动机:大明王朝呈现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的衰败景象,危在旦夕;正直的东林党人成了魏忠贤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受打击而无还手之力。杨涟心急如焚,决定再次挺身而出,奋力一搏。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六月初一,杨涟揣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劾魏忠贤二十四罪疏》上朝,他要当众把它亲自交给皇上,只要皇上同意立案,魏忠贤必死无葬身之地。
    不料这位年轻的皇帝又旷工“免朝”了,因怕夜长梦多,考虑再三,杨涟把奏疏交给了专门向皇上呈递奏本的“会极门”,魏忠贤“初闻疏,惧甚”,杨涟所列之罪铁证如山,条条要命。客氏及宦官集团帮他“力为保持”,知道杨涟会面奏圣上,所以一连三天不让皇帝上朝,“及帝出,群阉数百人衷甲夹陛立,敕左班官不得奏事”。杨涟根本到不了皇帝的身边,自然也就没有面奏的机会。
    到了这年十月,风声平静下来,魏忠贤开始反攻,但杨涟毕竟是顾命大臣,不敢对其轻易动手,便去试探皇帝态度,说杨涟有“大不敬”之罪,让其回家休息,皇帝居然答应了。魏忠贤大喜,索性于次年六月将杨涟逮入狱中,并通过刑讯逼供制造罪证。令魏忠贤没想到的是,他所选定的逼供对象到死都否认向杨涟行过贿,都不忍心玷污杨涟“廉吏第一”的清名。
    魏忠贤找不到给杨涟定罪的证据,更加害怕杨涟活着出去,但又不敢明着处死他,担心皇帝哪一天又记起这位顾命大臣,就派人暗中虐杀。
    杨涟认为自己是顾命大臣,不能逃跑,也不能自杀,否则有辱先帝信任,并自信天下人都不会相信他会受贿,受尽折磨而不屈。七月十五日,他要来纸笔分别写下《狱中寄母书》和《狱中寄子书》托付于人,坦然面对死亡。

    据狱卒后来说,杨涟于次日被害,死时体无完肤,肌肉溃烂生蛆。凶手用沙袋压住其胸部,用铁钉钉穿其双耳,七窍流血,惨不忍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狱卒在杨涟铺垫下发现了一件 《狱中血书》,他既不愿上交,又不忍毁弃,冒死藏于家中,坚信如此忠廉之士一定会有沉冤昭雪的一天!
    血书不足二百字,却传递着冲天的浩然正气。面对酷刑,面对冤死,他没有抱怨,没有悔恨,只有一颗丹心,一副铮骨,一腔热血。特别是最后一句:“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其铿锵之音,穿越时空,万世不绝!
    杨涟被害,年仅五十三,家素贫,整个家产被没收也不到千金。其母亲妻子无处居住,宿于谯楼,二子讨饭赡养祖母、母亲。魏忠贤的阉党还逼迫他们退还所谓的“赃款”,情急之下,同乡、卖菜的、佣人都给杨涟的妻儿老小以帮助。
    崇祯皇帝继位后给杨涟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可谓实至名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忠烈,不掺一点水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9 贡献 +9 收起 理由
随天随地 + 9 + 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lyt 发表于 2014-9-25 17:51
忠烈,不掺一点水分

是的,应该成为中国反腐倡廉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涟之墓急待保护 宣传
http://www.suizhoushi.com/forum. ... mp;fromuid=16615352
(出处: 随州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4-10-9 18:00
杨涟之墓急待保护 宣传
http://www.suizhoush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3716&fromuid=1661535 ...

原来老兄早有关注,可惜随州俩级政府还没足够的重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10-9 21:05
原来老兄早有关注,可惜随州俩级政府还没足够的重视起来

我也深爱史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11-23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