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1614|回复: 0

巧借别人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农村有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在清理自家的祖传宅基地时,挖到了两百多个“破旧碗盘”。他听人说这些破旧碗盘很值钱,但到底值多少钱,他心中一点底也没有。怎么办呢?农夫自有他的办法。
  农夫到市场上放出消息说,家里有刚刚挖到的一些碗盘,故意让那些专门到乡下去搜旧货的商人听见。一个古董商听后就去农夫家看货,农夫把所有的破烂碗盘铺在草席上,说:“你先挑,挑好了,我们再来谈价钱。”古董商精挑细选,挑了五个小盘子出来,问他:“你要多少钱才出手?”农夫反问:“你出多少钱?对方说:“这五个盘子,我愿意每个出价两百元。”农夫听后说:“每个一千元我才卖。”古董商觉得太贵,没有交易成功。于是,农夫知道这五个盘子应该是其中比较值钱的。后来,又不断有人上门来挑,他又靠同样方法对待,由此他知道了哪些碗盘有人要,哪些是最值钱的,哪些是垃圾。后来,农夫把留下的碗盘都卖出了最好的价钱。
  这个故事颇值得我们咀嚼,对古董一窍不通的农夫,是凭什么将手中的碗盘卖出最好价格的呢?很显然他的做法是:借内行人的头脑和眼光,作出成功的定价策略。
  农夫的这种“巧借智慧”的做法启示我们:“借”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人生谋略,是一种成功艺术。我们要学会巧借别人的智慧,化为自己的智慧。我们要善于借助一些可以借助的力量,将“借”的智慧发扬光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5-2-23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