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路偕行 于 2014-6-25 17:17 编辑
笔者推荐:全国知名填报志愿的网站:一起填志愿网、搜狐教育、腾讯教育等。 【专业冷与热神马都是浮云】
填报志愿时,各专业的就业率无疑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只有70%的就业率更是让考生和家长心惊胆战。于是大家争相挑选“热门”专业。以就业率作为高考志愿填报的风向标,很简单,很实用:冷门专业意味着社会需求少、就业率低,热门专业则表明就业率高。它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它无限放大。第一,我们不能由就业这一个要素来决定自己在四年里应该学什么;第二,此时的“热门”并不代表今后会一直热门。
【志愿指南】
社会环境、市场行情对就业有影响,对专业的选择有干预,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专业掩埋之下的真正能力。笔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对此感触颇深。就业竞争的关键是个人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不是“冷”学科和“热”专业的比拼。
【温馨提示】
很多企业在录取大学生时,看重的不只有专业成绩或绩点(GPA),还有学生扎实的基本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性格、兴趣最给力】
不管学习什么专业,我们都要遵循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更实际的就业优势、留学优势等问题。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发掘自己的兴趣。 【志愿指南】
挑选专业时,首先就要清楚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若能与专业相匹配,学习中会更快乐,工作后也更能得心应手。反之则会不适应、困难重重,给个人的发展造成影响。
职业咨询师在做职业规划时,经常会告诉大学生们:人生应该择己所爱。
【温馨提示】 据调查发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和父母一起商量决定的人最多,占到调查人数的56.7%;其次是与老师商量决定,占调查人数的20%;15.9%的人自己决定;而依据职业测试、心理测试专家建议的有7.4%。可见在报考志愿时,很多学生是与父母或老师商量决定的,甚至有家长代替孩子作决定,如前面提到的许文妍。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没有顾及“90后”孩子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加之如果对信息收集不足,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专业与学校冲突将错就错是艺术】
同学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大学的心仪专业分数线很高,想读这所大学,意味着要放弃心仪专业;而如果以专业优先,可能就要放弃这所大学。对此,该如何抉择呢?专家建议是,如果所学专业不让自己难以接受,应当优先考虑学校。正如前文所述,专业对人的影响很重要,但好学校的环境、氛围等对人潜移默化的塑造影响更加深远。
【志愿指南】
如果出现专业与学校冲突的情况,甚至专业选择失误,千万不要破罐子破摔;要相信,大学教育完全可以弥补你的损失。首先,许多学校都在尝试按大类招生或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这些都可以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其次,很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让学生进大学后可以重新选择。再次,在转专业不成功的情况下,学校还提供有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和跨校辅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温馨提示】 大学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除了专业的学习,学生应当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具备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从而有助于选择一份适合的工作。
填报志愿时的几点思考 第一,志愿调剂是“服从”还是“不服从”。如果大家把前面内容看懂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如果更看重学校一些,那么自然是服从调剂;如果对某专业深爱有加,并且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来年再战,那可以考虑不服从调剂。当然,现实抉择没这么简单,这个问题应该和父母、老师进行充分沟通,有时怕是当局者迷。笔者个人倾向于服从调剂。
其次,如何看待家庭影响。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指导时,也不能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要尊重孩子的性格和兴趣。家长扮演的是一个帮助者和建议者的角色,真正的决策者应当是孩子本人。
第三,所选专业与今后就业相关度不大怎么办。比如电子商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跟今后的就业相关度较低,不像医学专业毕业生多半把就业目标瞄准医院。调剂到类似的专业:首先要清楚,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要好好学习,今后的就业面会相当宽广;其次,要在大学的学习和实践中,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与喜欢的职业进行结合,为今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最后,享受优惠需要付出“代价”。某些类别的学校或者某些性质的专业,会在录取时给予降分优惠或就读后的物质补助。但它们也会在你毕业和就业时提出一些限制条件,有些是政策性的,例如国防生政策、免费师范生政策等,所以同学们在选择之前要吃透政策,慎重决定。全国圆梦高考QQ:4000800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