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5760|回复: 2

到底什么是帝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3 0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统计,从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称始皇帝起,到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中,生前称帝的共422位,平均寿命在三十八岁。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看来大多数皇帝还没想明白人生,就一命呜呼了。

白居易诗歌《后宫词》里写道: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其实,妃子红颜薄命,不是帝王无情,而是帝王早逝。



人人做梦都想当皇帝,但是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帝王的至高无上,却很难感受帝王的高处不胜寒。

平均寿命三十八岁,皇帝还真是个高危职业。

表面风光但危机四伏,天下臣服却孤家寡人,生活奢华却寿命短浅。

皇帝不好当、帝王业更是难立,甚至连平常子民的那种家庭幸福和朴素伦常都可望不可即。

南北朝时期,一个九岁的皇子(刘宋王朝皇子刘之鸾)都能说出“愿来世不复生于帝王家”这样的话。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高危职业,冒非常人之风险,顶非常人之压力,受非常人之孤独,一代接一代在皇位上,锻炼出了帝王术。






01

皇位继承,血雨腥风

皇位继承,关乎大统和礼仪,稳定高于一切,所以哪怕嫡子和长子是个弱智,照理说也稳坐接班位。

无奈位置实在太诱人,皇位传承总是麻烦不断,动不动就血雨腥风,手足残杀。

让礼仪之邦的朝堂,上演一幕幕动物凶猛,很多准皇帝和新皇帝在继承皇位环节,就一命呼呜了。



拿几个大的朝代举例:

第一秦朝,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巡幸途中病逝,丞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篡改遗诏,令太子扶苏自尽,并令杀大将军蒙恬,拥立嬴政第十八子胡亥为皇帝,而李斯矫诏的原因,就是害怕仁善的扶苏继位,对自己不利。



第二汉朝,汉高祖刘邦死,嫡长子刘盈继位,随即被吕后所挟,七年后抑郁而死,而吕后正是刘盈的生母高皇后。



第三唐朝,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未等父皇驾崩,就迫不及待发生兵变,杀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及全家,并且逼迫李渊交出皇位,提前退休,当太上皇养老,对于权力人物,交权就等于交命,李渊未死,却已然凋零。



第四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壮年猝死,太祖之弟赵匡义继位,时太祖有四子,最终皇位传于其弟,父死而子不得继,这种悖于礼法、悖于常情的事情充满疑点,太祖是否招暗杀,遂成千古之谜。



第五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死,其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之子朱标早早死于太子位上),朱元璋死后不久,即被叔父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篡位,兵乱中朱允炆生死不明。



第六清朝,光绪皇帝继位,慈禧太后却囚禁光绪,亲自临朝,直至光绪去世。



以六大朝代为例,随便拎出来的继位惨案,并非巧合或偶然,而是极权体制下的必然。

权力高度集中,隐含的绝对排他性,致使政治游戏的参与者之间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攫取这样的权力就可以决定别人命运,反之则被别人所决定。

屈抑一方为此,不惜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权力交接之际,正处权力真空或混乱之时,皇位继承容易引起变乱和动荡。

本该成为皇帝的,却容易被夺取帝位,甚至一命呜呼。

生来就是太子命的皇子,从小面临的结果就两个:当皇帝或者被杀害。

你死我亡的流血政变虽归残忍和极端,却也符合不成功便成仁的博弈逻辑,人性本身好赌,更何论皇帝这种高端的赌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家面对金钱尚且如此,权谋家面对帝位,又夫复何言呢?





02

龙床周边、群狼环顾



皇位传承之际,却是容易生变之时,那么皇位稳固期间,就可以安稳了吗?

当然不会。

像宋亡元兴、明亡清始这种,因为邻国和异族发动战争,而至王朝更替,确实不多。

大部分,还是祸起于萧墙之内。



萧墙之内都是些什么人物,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帝王时刻绷着弦,稍有不慎,就被结果了性命。



翻看历史,大致有这几类:异姓诸侯王、同族藩王、外戚、宦官、士族门阀。

在皇帝身边,你能想到的权力角色,无一不对皇位甚至王命虎视眈眈,单是想想这些,就觉得龙床这个位子,坐着也并没有那么舒服。




异姓诸侯王

异姓王大多是跟着老大打天下的左膀右臂,等老大坐上皇位,免不了要开始论功行赏。

践行先前的有福同享的诺言,就像陈胜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


苟富贵勿相忘,说的轻巧,做的也轻巧,你帮我打下了天下,我给你封了个大王,这不算什么。

一同打天下的兄弟,起事之初,谁也不比谁高贵。

韩信就说了,我能将兵,你刘邦就不行,你的本事也就能笼络住我。

然而坐天下的时候,心态就变了。

我觉得自己功劳大于你,凭什么你当皇帝我当王?

少扯什么君权神授,不还是我帮你打下来的吗?

你除了知道我厉害,把我哄得开开心心地给你卖命,你还会干什么?

虽然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但是千里马打下来的江山给伯乐做,千里马心中自然不忿,伯乐心里也心虚不是?

也许异姓王不会这样想。

问题的关键是,保不齐皇帝不这样想。



帮刘邦打下江山的韩信、英布、彭越们;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徐达、蓝玉、刘伯温们,这些千里马都被他们的伯乐卸磨杀驴了。

公元前196年,楚王(淮阴侯)韩信遭诛杀。没过多久,梁王彭越也被枭首示众。

汉初三大名将中就剩英布了,他的恐慌程度可想而知。

英布被封淮南王,统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

英布原本并非打算造反,而是借鉴韩信、彭越等人的前车之鉴,暗中调整了兵力部署,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消息走漏,英布知道自己已解释不清这件事了,于是干脆就反,后来也被刘邦灭了。



刘邦用几年的时间,一一除去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才踏实下来。



朱元璋同样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不过他却不急不慢,用了一生时间。

有条不紊地炮制出“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逐个消灭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等一同“起事”的文武功臣。

直到临死前解决掉最后一个危险人物蓝玉。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放心地死去,留给太孙朱允炆一个他认为十分“安全”的皇帝。



作为一起“起事”的同盟关系,在起事之初,更像是一种兄弟和伙伴关系,而不是君臣关系。

帝权本质是家族统治,是一种基于血液的认同,而非基于公信。

异姓王必须被消灭,无论当初怎样以兄弟相称,血脉不同,又怎能放心。

朱元璋和刘邦这种开国英主,有胆识、有谋略,能够游刃有余地剪除异姓王,解决了未来有可能会留给子孙的麻烦。

但是像太平天国和李自成集团,有着类似的特征,却没有这般手段,导致最后的覆灭。

根本上还是这个矛盾——大家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凭什么你就成了绝对权威。

太平天国和李自成集团内乱都是无法有效解释或者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内耗严重,功败垂成。



因此,可以共同打天下,怎可共同坐天下。

可是,都是一起战斗的兄弟,不说富贵勿相忘,怎能忍心痛下杀手呢?

又可是,不下杀手,帝位怎么做的安稳,即使自己能坐稳,子孙们又怎能坐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哎,真心累,不是一般人,还真做不了这皇帝!




藩王

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始终在建藩削藩间摇摆不定。

分封诸王的目的,是倚为屏障,使帝室不孤。

但是这一目的,却建立于一个幼稚的前提之下,即诸王永无个人野心。

西汉初年,实行建藩,刘邦一面消灭开国异姓王,一面封其七子两子侄为王,其王国有地、有民、有军队,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直至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

西晋武王司马炎,逼魏朝曹家以禅让方式交权,建立晋朝,司马炎认为魏国“禁锢诸王、帝室孤立”致使皇帝轻易被人操纵直到把江山拱手相让。于是又大肆实封藩王。

公元265年,大封皇族二十七人为国王,又是有军队有子民,结果不到四十年,爆发八王之乱,最终导致西晋灭亡。


七国之乱,是藩王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

尽管面临封蕃的种种历史教训,明朝太祖朱元璋,仍然建藩封王。

他希望自己的骨肉亲子同心协力,拱卫王室,助力他们的子侄建文皇帝坐稳江山。

为了防止子孙争皇位自相残杀,经常带领诸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家庭亲情教育。

而后自认为十足放心,撒手离去。

前脚朱元璋一走,后脚燕王朱棣就来了,把他爹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皇帝四叔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变,把侄子赶下了龙床,篡夺了帝位。

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允炆之所以兵败,部分原因也是拜朱元璋所赐。

正是因为朱元璋唯恐功臣造反,下狠手杀尽开国诸王,致使建文皇帝无人可用,而至覆灭。

历史何其有趣!



清朝康熙皇帝,也是差一点被藩王吴三桂给篡了位,好在康熙帝英姿勃发、英明神武,换个咸丰、光绪之流的,估计又要改朝换代了。

然而,藩王之外,仍然有其他群体向帝王发难。

作为一损俱损的皇室宗亲,广封藩王,拱卫中央,同为宗亲,齐心协力。

貌似显得更为安全,也是无奈之下的二者选一。

然而,嗯下了葫芦起了瓢,没有了远患,就必然起了近忧。

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皇帝真是太难了。

这就是博弈,不像二元选择那么简单,而是错综复杂下的微操作,稍稍不慎,全盘皆输。



宦官

中国历史中,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参与朝政,就容易形成宦官专权。

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决定因素:

一个是皇帝受到的来自外朝文官集团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需要一些干脏活儿的自己人。

宦官作为皇帝的宫内奴仆,拖着非健全的躯体,以奴才身份伺候宫主,豢养于宫中。

狭缝中的挣扎求存,很难建立厚实的关系资源和权力基础,因此较少发生篡位甚至谋杀皇帝事件。

又因为作为皇帝近人和专属奴仆,被皇帝用着放心,容易上手,渐成依赖。

遇到软弱无能的皇帝,亦或是任性荒唐的皇帝,确实容易被专权。

不易篡位,却能专权,仍然为皇帝所困扰。



举个例子:

先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就禁止宦官读书识字和干预政事,甚至制铁牌于宫门,以警后人。

结果讽刺的是,明朝宦官专权,在历朝中反而最为严重。

例如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

尤其熹宗时期,魏忠贤成了九千岁,甚至自成一党,称为阉党,风头甚至在熹宗之上,一时无两。



明朝太监兴风作浪,狐假虎威,但在封建君权逐渐走上顶峰的明朝,太监虽然专权,却无法篡权,威胁不了皇帝的龙床和性命。


往上说秦朝,始皇帝嬴政巡幸途中暴毙,太监赵高偕同李斯,矫诏杀害太子扶苏,立胡亥上位。

胡亥继位不久,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

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此后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可以说比魏忠贤九千岁更为嚣张更坏,最后,赵高发动了望夷宫之变,逼胡亥自杀。

秦二世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只当了三年。



再说汉朝,167年桓帝死,12岁的灵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其兄大将军窦武出掌朝政,与太傅陈蕃通谋诛杀宦官。

事泄,宦官曹节、王甫先发制人,劫太后,挟灵帝,发兵攻杀窦武、陈蕃。

自此,宦官借典禁兵牢握大权,连皇帝也形同傀儡。

宦官这个角色,起初用着越顺手,随后用着越纵容,最后就越容易被反噬。



外戚

外戚指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人,外戚干政是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容易干政擅权,历朝中尤以汉朝为烈。

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



然而汉武帝之后,皆以外戚辅政。

西汉汉惠帝、西汉前少帝、后少帝刘弘时期,吕后一族外戚专权。

西汉汉昭帝、昌邑王、汉宣帝时期,外戚霍光专权。

西汉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统治时期,外戚王莽专权,最终篡位代汉,建立新朝。

东汉汉和帝统治初期,外戚窦宪专权,和帝长大后将其逮捕赐死。

东汉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时期,外戚梁冀专权,梁皇后逝世后被汉桓帝藉宦官之力诛杀。

东汉汉少帝刘辩时期,外戚何进专权,但很快被宦官设伏杀死。

北周静帝宇文阐统治时期,外戚杨坚专权。

唐玄宗天宝11至14年6月15日(旧历)、外戚杨国忠继任宰相兼文部尚书,并身兼四十余职。

南宋宋理宗时期,外戚贾似道专权。



甚至,“日月当空照”的武则天,就是外戚干政的极端案例,以致唐李王朝被她改为武周王朝,最后差点传位与自己的武家外甥。

要是如此,唐玄宗杨玉环的凄美爱情故事也就不会发生了。



门阀士族

说到门阀士族,首先会想起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

其实在三国后期,司马懿才是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

作为魏国托孤辅政的重臣,辅佐了魏国四代君王,必然也就成为了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直至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

其后江南士族、山东门阀、关陇贵族先后粉墨登场。

李渊就是作为关陇贵族的代表造反成功,建立唐朝。

到了武则天时期,通过抬高寒门、大开科举、重用酷吏,关陇集团日落西山,再也不能随意改朝换代,只能在唐朝的体制里谋生存。

宋朝开始,科举的权重升级,平民上升通道大开,直至清朝到了顶峰。

门阀贵族的权柄大大式微,虽然像明清还需依赖江南财阀,但是,再没有了魏晋隋唐时期皇帝因贵族集团产生的掣肘,帝权也到达了顶峰。



士大夫阶层

由于儒学礼教对皇帝的约束,以及皇帝对士大夫阶层处理国家政务的依赖。

至高无上的皇帝却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缺乏自由的、充满约束的生活环境中。



举个例子:

宋朝皇帝宋仁宗,一次上朝时脸上不好,大臣以为肯定是皇帝纵欲所至,就进言劝谏宋仁宗要保重龙体,国事为重,不可纵欲,诸如此类云云,搞的宋仁宗哭笑不得,作为皇帝,多临幸几个妃子都不行,还要被大臣拿到朝堂上数落,而且大臣还理直气壮、面带荣光,这皇帝确实当的够窝囊的。

然而,宋仁宗并不是庸主,在宋朝里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乾隆皇帝曾说过自己最佩服三个人,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他爷爷康熙大帝,最后一个就是宋仁宗。


确实,士大夫阶层在宋朝获得了空前的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始就直转而下。

朱元璋不但撤下宰相,分立六部,把相国实权收归皇帝,还开起了对士大夫脱裤子打板子的先河。

随后经历明朝多个荒唐皇帝的糟践,士大夫阶层最终沦为皇帝跟前的奴才。






03

帝王术的博弈学问

皇帝从出生之日起,就陷入了皇权的争斗,时刻防止自己不要意外死亡。

直到当上了太子,还要担惊受怕皇帝父亲的废黜,或者兄弟叔伯的觊觎。

当上了皇帝,不是面临藩王的实力威胁,就是要防止外戚的干政,好不容易用上个自己顺手的家奴太监,一不留神又可能被专了权。

面对门阀士族呢,江山有赖于他们的出力,时不时也要看看脸子。

就连之乎者也的士大夫们,也是“圣人、先帝、祖宗礼法”挂在嘴边,把你套在精神的牢笼里,没有一点自由。

这样的皇帝,确实是可怜的孤家寡人。

面临这么多的复杂制衡和潜在危险,皇帝如果没有点手腕,实在很难通关。

而这个手腕,就成了我们口中的帝王术。

那么到底什么是帝王术呢。

就是通过帝权调配臣权,实现对群臣权力的制衡、约束、消耗和牵制,掌控各个权力集团的实力和能力,为我所用却避免伤己。



帝王术就是一门博弈的学问。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领导关系、客户关系、朋友关系、甚至夫妻关系都需要博弈。

只是因为帝王权力博弈,牵涉生死甚至改朝换代,这种极致的后果赋予了帝王术以厚黑、冷酷、血腥和残暴。

所以帝王术是处理关系平衡并且使自己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的一种关系学的极端体现。

帝王术是最精彩和惊心动魄的关系博弈的学问。



—— END ——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589.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623.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634.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644.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670.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680.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709.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716.jpg
20200423_17230777_15876053777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4 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篇     什么是  屠龙术    唉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小丑 发表于 2020-4-24 00:24
下一篇     什么是  屠龙术    唉嘿嘿

下一篇帝王术集大成者嘉靖皇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11-30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