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长恩
我的故乡深藏在鄂西南连绵起伏的大山深处,我对过年的感觉,仍然停留在儿时故乡的印象里。
跟随州早上吃团年饭的习俗不同,我们那里早上只是很随便地吃一下,大概到中午的时侯,全家人才围上桌子,品味那份团圆的感觉。一般来说,吃饭前是要炸鞭炮的。吃饭也尽可能地赶早,每家都相互比着瞧着,看哪一家的鞭炮最先响。不知道这种竞赛有什么意义,但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家吃饭时的鞭炮响在别人家的后面,就觉得脸上无光似的。
年饭的菜式没有现在城里这般多样化,可能是由于过去物质馈乏,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荤菜的原因吧,所以年饭的菜式是以大肉为主的。最有特色的年货——烟熏腊肉会炒一大锅。“猪脚炖海带”是一道主菜,每家都在熬几大罐,正月份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就盛出一锅来煮着烫菜吃,相当于火锅吧。记得第一次带妻子回老家,她私下向我抱怨说我的家里待客太随便,连十个碗都没有,还误以为不受欢迎呢!
在我的故乡,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之说。过年前夕,人们都要从山里挖一个重达数十公斤的树蔸,叫“年火蔸”,三十这天晚上,会将年火蔸放进烧饭和取暖用的火坑里,燃起熊熊大火,全家人不睡觉,围坐着火坑守年,不断地添薪加柴。年火蔸越大,烧得越好,火越旺,就预兆着来年的过年猪越大,收成越好,人更和美,吉祥健康,做事越顺利,家业越兴旺。
吃过团年饭后,村人就开始串门了。那时没有打麻将和扑克的风气,只是平时难得有时间聚在一起的长辈们,喜欢带着各自的烟斗,找几个老哥们,围坐火炉旁,温一壶酒,巴答巴答地抽着旱烟,讲述着山里人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人情。
孩子们盼望着过年,除了盼着能吃上好饭菜、糖果、葵花籽,能穿上新衣服外,最主要还在于盼望着一种轻松,一种氛围,一种心境。过年在孩子被看作一件神圣的事。在那几天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不用上学,放牛,砍柴,找猪草等,大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把平时孩子们做的事都给做了。只有在这几天里,大人们才有时间把孩子当作关注的中心,从而让孩子们感到受到重视,感到温暖和爱,得到充分的自主。
正月初一清早,全家人早早地吃烤糍粑和油茶汤(茶叶用油炸后倒水烧开成汤),然后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地,每人拿一个塑料袋,走门串户,挨家挨家地拜年,他们会得到主人一把葵花籽或者花生或者几颗糖果的打发。孩子们会相互比着,看谁的收获多。“拜年”是孩子们的一大事业,那时真羡慕孩子多的家庭,因为他们可以拜得更多的葵花籽。谁要是有一个漂亮的塑料袋,也是向小伙伴炫耀的资本,常常有人会因为没有得到一个比某某孩子更大更好看的塑料袋而闷闷不乐好几天呢。
长大后,远离父母告别故乡,在人间忙于生活,结婚生子,为自以为事业和梦想的东西而苦苦追逐求索,不知不觉差不多人生过半,转眼间我也到了拿烟斗找老哥们抽烟喝酒的年龄。又是好几年没有回故乡过年了,那些儿时的伙伴,可能许多都跟我一样,在各自的地方回味着乡村里粘满浓浓泥土气息的年味吧?而在故乡,那些上了些年纪的乡亲们,他们吃过团年饭后,是否依旧围着除夕夜的熊熊大火,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呢?也许,故事里还有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