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3009|回复: 0

[好书推荐] 今日推荐144——今日推荐144《<周易>与人生智慧》:《周易》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随州新华书店 于 2015-12-14 14:54 编辑

[摘要]作《周易》的人,是在深重的忧患意识之中进行创作的。什么时候呢?那是商朝走向衰亡、周朝开始兴起的时候。《周易》是在周文王与商纣王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全书充满了一种危机忧患意识。

本文摘自《<周易>与人生智慧》,陈洪 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9月




《周易》从哪里来

关于《周易》这本书从哪里来的,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故事,概括叫作“文王拘而演《周易》”。这句话是司马迁讲的,是《报任安书》里面的。人们通常把这句话当作励志的座右铭—人在困境当中怎么能够不低头、不弯腰,反而有所成就,这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看,画面上这个老者就是周文王,但是此刻他不称“周文王”,此刻他是一个诸侯的首领,通常叫作“西伯侯”。他的名字叫姬昌。他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就是现在河南安阳汤阴附近的地方,拘禁了好长时间(据说有七八年之久)。那么,这么一个聪明才智之人,对于他的部落充满了责任心的人,在这样的一个处境之下,他总要做点儿事情吧,于是就有了《周易》。大家看这段话: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

这就是《易传》里的话。过去讲,是孔子说的,究竟是不是,对于我们无关紧要,它的价值在于非常精炼地概括出了《周易》是怎么来的,以及其核心的精神气质。这段话的大意是:作《周易》的人,是在深重的忧患意识之中进行创作的。什么时候呢?那是商朝走向衰亡、周朝开始兴起的时候。《周易》是在周文王与商纣王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全书充满了一种危机忧患意识。而这种意识是要从忧患中指导人们走出困境,是“危者使平”,也就是化险为夷。“平”就是“夷”。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那就要“易者使倾”。你很骄傲,你很自满,你充满了一种傲慢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你就会倾覆。所以说,“其道甚大”。

关于作者的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讲得细一点。现在暂且放一放。现在再来看《易传》中另一段话,和上面这段有些关联: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段话讲的是《周易》的基本构成,以及功能、使用的基本方法。这段话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包括前三句,讲的是《易》(这里指的是“经”的部分)的三个组成部分,一句一部分。“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第一部分,设卦观象,就是“卦象”。这部分就是上面说的周文王完成的作品。“圣人”指的就是周文王。这部书的基本骨架不是文字,而是所谓“卦象”—“卦象”是什么,咱们后面再说。以“卦象”为书的骨架,这是《周易》这本书和其他书籍都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部分呢,“系辞焉而明吉凶”。这个“辞”就是文字了。有了骨架,再把文字附着到骨架—“卦象”上。“系”带有附着的意思。“辞”和“卦象”二者结合起来揭示出吉凶的道理。第三部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句什么意思呢?前面有了“象”有了“辞”,但它还是一个静止的体系。而《周易》的特点是可以动起来的。当它指导你具体行动的时候,它要动起来变成一个开放的体系,这叫“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刚柔”在这里就是“阴阳”的意思,指构成《周易》的最基本元素。在一套复杂的数字推演中产生千变万化。这是《周易》的第三部分:动态。

第二层,讲体例。“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这是举例。“吉”“凶”“悔”“吝”都是《周易》中状态的判断词。这类判断词不止于这四个,这里是举例。“进退”,指的是阴阳的消长—此消彼长,便产生了变化。

第三层,讲运用。分两种情况来说。一种情况是平居无事的时候,“观象玩辞”。“玩”可不是玩耍,而是研讨、反复体会。“观象玩辞”,就是说深入体会卦象与经文中的哲理。另一种情况,讲的是“动”。这个“动”包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主体方面,指你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一个是《周易》因应而“动”。于是,行动主体玩味、体察占卜结果,从中得到指导。

《周易》的价值

第一部分,价值。各位注意到我的PPT没有?“《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典籍”。有的朋友就要质疑了:“你刚才还说是‘人类文明史’,怎么一转眼就缩小范围了?”别着急,咱们是分层次来说的。先说《周易》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在这里说它是“最重要的”,何以说“最”重要呢?我列出了四方面理由,大家看够还是不够?

第一方面,历史悠久,非常古老。《周易》的主体部分形成于三千年之前,三千年之前形成一部完整的著作,这是很了不起的。这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文明的民族,也是仅有的。当然,最老并不能说一定是最重要,这中间还不能画等号。所以还要看后面的理由。

第二方面,《周易》不但是最古老的,它的作者还具有高度权威性—至少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在华夏文明的系统中,这种权威性是无与伦比的。《周易》作者的权威性能到什么程度呢?古人用一个句子来概括,叫“人更四圣”*。“人更四圣”就是说由四个“圣人”级别的作者,先后接续(像跑接力一样,呵呵),集体合作完成了这部书。哪四个圣人呢?第一个,是所谓“华夏文明初祖”的伏羲;第二个就是刚才说的文王姬昌;第三个,姬昌的儿子周公。现在人们对“周公”这个词印象都比较淡漠了,实际在古代周公的地位是很高的,孔子就自认为是周公的超级粉丝。孔子说他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见周公。而当孔子老了精力衰退时,有那么几天没梦见,就

深切感慨:“哎呀,我太衰老了,好几天做梦没梦见周公了。”

孔子一生的政治抱负就是实现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古人认为,后世的社会制度都是由周公奠定的基础。周公就是这样的地位,所以在古代被视为大圣人。第四个圣人是孔子,他的工

作是阐发前三位的思想。这四个圣人来联合完成一部书,那我国古代任何其他书的作者都没法比得了。

第三方面,就是《周易》传播之后的影响与效果。我们知道,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位置的意识形态化的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是后起的,是到南宋的中后期才合到一起;而作为官方认可的指导性的一组经典,则是从元代才开始。“五经”却是从汉代就开始成为主流经典。而“五经”的第一部就是《周易》(这是古文学派的主张,但也是长期流行的主张),可见其影响巨大。后面我列出的这个词句—“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个小典故,但传播很广,可以集中反映古代对《周易》的尊崇。过去的书都刻在竹简上,竹简拿牛皮带子串起来,一本书要好几大捆。这牛皮带子就叫“韦编”。“韦编三绝”讲的是,《周易》在文王和周公手里基本成型后,过了五百多年传到孔子手中。孔子非常喜欢这部书,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老天让我多活几年,我就能好好地钻研钻研《周易》了。”结果呢,他钻研《周易》到什么程度?按照《史记》的记载,就是“韦编三绝”。也就是说,孔子钻研《周易》,反复阅读,一遍又一遍,竟然把串竹简的牛皮带子看断了三次。这说明什么呢?

第一,《周易》太艰深了,如果像白开水能一眼看到底,他用不着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第二,他太重视这部书了。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圣人都这么重视呀”,这对一般人影响很大。第四方面,“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这句话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走到晚期的时候,编纂《四库全书》的纪晓岚给《四库全书》写《总目提要》时说的。为什么要引这句话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社会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人们对于《周易》的重视依然如故。第二层意思,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纪晓岚看到,《周易》覆盖的面太宽了。覆盖有多宽呢?他说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玄学,乃至道教、佛教,都有思想理论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儒家的后期—理学阶段,其影响尤其深刻。再广一些看,文学、美学,甚至医学、自然科学,都有《周易》影响的痕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展开。如果展开,这个题目至少就要讲一天。我们在这里举两个小例子。

一个小例子,上面纪晓岚说“方外之炉火”,其实和我所说的“道教”所指相同—“方外”指宗教,“炉火”指炼丹。道教的一个特点是讲炼丹,内丹与外丹。不过炼丹既是道教的内容,又是中国古代化学的开端—这里专指外丹。道教有一部指导炼丹的著作叫《周易参同契》,它是道教的重要经典,既是内丹的重要指导书,又是一部内容涉及外丹从而与化学史相关的著作。而我们看看书名就知道它跟《周易》有关了。再举个文学方面的例子,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你去看《文心雕龙》那些注释,特别是开头五篇纲领部分,将近一半都是“出于《周易》某处”云云。所以说,《周易》的影响面之广,中国古代没有哪部书能够相比。

接下来,我们把眼界再拓宽一下,拓宽到世界范围。我说的是“《周易》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相当的影响”。注意,我这儿是有分寸的。我说在中华文明史上它“最重要”,又说“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相当的’影响”。咱们也举几个小例子来看。

第一个例子,莱布尼茨的二进位制。莱布尼茨是17世纪德国的伟大数学家、哲学家。他提出的二进位制是今天无所不在的数码技术的理论基础。莱布尼茨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之一。他从到过中国的传教士那里接触到中国文化,包括《周易》和八卦的系统知识。在莱布尼茨眼中,“阴”与“阳”基本上就是他的二进位制的中国版。他曾在文章和书信中多次谈到过这一点。另外,莱布尼茨对于符号逻辑、符号运算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在基本原理上与《周易》也是相同的。《周易》这么一部古老的著作,它蕴含的智慧的种子,到了近现代这么发达的科技领域,还能显示出活力。一个三千年前的思想系统和当代最活跃的科技领域产生沟通、互动,这实在是很神奇的事情。

第二个例子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小事很有趣。“继宫明仁”,这是我们一个邻国的国家首脑的名字,就是通常说的“明仁天皇”。我们知道他前面那个天皇叫“裕仁天皇”。全称是“迪宫裕仁”。这些天皇怎么都叫什么“仁”呢?这是他们的一个惯例。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什么“宫”、什么“仁”。“宫”是号,“仁”是名,连起来是全称。所以每位天皇名号的区别在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这个天皇的名号连起来叫什么呢?叫“继明”。“继明”是从哪出来的呢?《周易·离》卦的象辞:“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东亚文化圈里,《周易》受到人们普遍的尊崇。皇室起名字,总不能到通俗小说里去找,一定是到一个他们认为很崇高的经典性著作里找。第三个例子和前面的意义相近。大家看这个图,是我们另一个邻国韩国的国旗。这个图案,特别是四个角的图案,从哪来的?很明显,是和《周易》有密切的关系。

这几个小例子,说明《周易》的影响已经跨出国界,所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相当的影响”。




《<周易>与人生智慧》,陈洪 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9月

《<周易>与人生智慧》图书简介

本书从《周易》中的基本概念、“经”与“传”、《周易》的形成、《周易》中的元素和原理等方面,深入浅出,教你如何看懂《周易》。其后,以乾卦!和屯卦为例,通过对卦辞的细致阐释,具体解释了《周易》中蕴藏的博大智慧。最后,从“阴”“阳”看世界、“交”“通”说《泰》《否》、和谐说《咸》《益》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旁征博引,说明《周易》中看事、看人的方法在当今时代仍有举足轻重的参考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5-28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