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查看: 4777|回复: 1

[好书推荐] 今日推荐126——《朱光潜谈读书》:如何把“死”知识变“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一个人的知识有了组织和生命,就必有个性。举一浅例来说,十个人同看一棵树,叫他们各写一文或作一画,十个人就会产生十样不同的作品。这就显得同一棵树在十人心中产生十样不同的印象。




《朱光潜谈读书》,朱光潜 著,徐霄 绘,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1月

对于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顶峰的必经途径,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深厚的美学修养,让他能欣赏书中微妙精深的乐趣;谦虚诚恳的治学态度,让他对求学求知有独到的见解。《朱光潜谈读书》从读书的方法、乐趣以及体悟三个方面,分别向读者阐述了“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以及“为什么读书”。

《朱光潜谈读书》:如何把“死”知识变“活”

无论学哪一科学问,心中必须悬若干问题,问题才真正是学问生长的萌芽,

有了问题就有了兴趣,下工夫也就有了目的,不至于泛滥无归宿。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加以有机化,这就是说,要使它像一棵花,一只鸟或是一个人,成为一种活的东西。

一种活的小东西就是一种有机体,有机体有三个大特征:

第一,有机体的全体和部分融会贯通,有公同生命流注其中,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人体是最好的实例,每一器官,如呼吸循环消化等等,都自成一系统,各系统又组合成一大系统,掌生命所借以维持的各种机能。人体的健康的发展需要各系统都健旺,某一部分有病,其余各部分都要受影响。有机体在西文叫做organism,和“器官” organ与“且织” organisation同根,我们可以说,有机体能成为有机体,就因为各器官有组织。有组织才有条理,有生命。

第二,有机体的生长是化学的化合而非物理学的混合,是由于吸收融化而非由于堆砌。把破铜烂铁塞进口袋里去,尽管塞得多,铜仍然是铜,铁仍然是铁,丝毫不变本质。食料到了肚皮里去,如果也这样不变质,就决不能产生生命所借以维持的血液。食料要成血液,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所谓“消化”就是把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把异体变成本体。本体因吸收融化异体而扩大起来,这就是“生长”。

第三,每个有机体都有它所特有的个性,两个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完全是一样。这是由于生长的出发点(得于遗传的)不同,可吸收的滋养料(得于环境的)不同,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组织力量也不同。因为自己的组织力也是生长的一个要素,所以有机体的生长不完全是被动的而同时是主动的,不完全是因袭的而同时是创造的。每一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多少是它自己的造化主。

有机体的这三大特征也就是学问的特征。

第一,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用普通话来说,如果它没有“组织”,不成“系统”。

其次,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的生长不借消化而借堆砌,不能把异体变为己体,这就是说,不能把从外面吸收来的知识纳进原有的系统里去,新来的与原有的结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第三,学问不是学问,如果它在你心里完全和在我心里一样,没有个性。没有个性也没有生命,原因在没有经过自己的组织和创造。

一切学问的对象都不外是事物的关系条理。关系条理本来存在事物中间,因为繁复所以显得错乱,表面所呈现的常不是实际所含蕴的。我们的蒙昧就起子置身繁复的事物中,迷于表面的错乱而不能见出底蕴,眼花手乱,不知所措。学问—无论是科学,哲学、或是文艺—就在探求事物的内在的关系条理。这探求的企图不外是要回答“何”(what)“如何”(how)“为何”(why)三大类问题。回答“何”的问题要搜集事实和认清事实,回答“如何”的问题要由认清事实而形容事实,回答“为何”的问题要解释事实。这三种问题都解决了,事物就现出关系条理,在我们的心中就成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说植物学,第一步要研究所搜集来的标本,第二步要分门别类,确定形态和发展上的特性,第三步就要解释这些特性所由来,指出它们的前因后果。第三步工夫做到了,我们对于植物学才有一个完整的观念,对于植物的事实不但能认识,而且能了解。这种认识和了解在我们的心里就像一棵花的幼芽,有它的生命,有它的个性,可以顺有机体的原则逐渐生长。以后我们发现一个新标本,就可以隶属到某一门类里去,遇到一个新现象,就可以归纳到某一条原理里去,如果已有的门类和原理不能容,也可以另辟一门类,另立一原理。这就犹如幼芽吸收养料,化异体为己体,助长它的生长。一切知识的扩充都须遵照这个程序。

学问的生长是有机体的生长,必须有一个种子或幼芽做出发点,这种子或幼芽好比一块磁石,与他同气类的东西自然会附丽上去。联想是记忆的基本原则,所以知识也须攀亲结友。一种新来的知识好比一位新客走进一个社会,里面熟人愈多,关系愈复杂,牵涉愈广,他的地位也就愈稳固。如果他进去之后,不能同任何人发生关系,他就变成众所同弃的人,决不能久安其位,或是尽量发挥他的能力,有所作为。比如说,我丝毫不懂化学,只记得H2化合成水一个孤零零的事实,它对于我就不能有什么意义,或是发生什么作用,就因为它不能和我所有的知识发生密切关系。孤零零的片段事实在脑里不易久住,纵使勉强把它记牢,也发生不了作用。我们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不知其数,但是大半如云烟过眼,因为不能与心中已有知识系统发生关系,就不能被吸收融化,成为有生命的东西存在心理。许多人不明白这道理,做学问只求强记片段的事实,不能加以系统化或有机化,这种人,在学问上永不会成功。我尝看见学英文的人埋头读字典,把字典里的单字从头记到尾,每一个字他都记得,可是没有一个字他会用。这是一种最笨重的方法。他不知道字典里零星的单字是从活的语文(话语和文章)中宰割下来的,失去了它们在活的语文中与其它字义的关系,也就失去了生命,在脑里也就不容易“活”。所以学外国文,与其记单字,不如记整句,记整句又不如记整段整篇,整句整段整篇是有生命的组织。学外国文如此,学其它一切学问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使所得的知识具有组织,有关系条理,有系统,有生命。

一个人的知识有了组织和生命,就必有个性。举一浅例来说,十个人同看一棵树,叫他们各写一文或作一画,十个人就会产生十样不同的作品。这就显得同一棵树在十人心中产生十样不同的印象。每个人所得印象各成为一种系统,一种有机体,各有它的个性。原因是各人的性情资禀学问不同,观念不同,吸收那棵树的形色情调来组织他的印象也就自然不同,正犹如两人同吃一样菜所生的效果不能完全相同是一样道理。知识必具有个性,才配说是“自己的”。假如你把一部书从头到尾如石块一样塞进脑里去,没有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你至多也只能和那部书的刻板文字或留声机片上的浪纹差不多,它不能影响你的生命,因为它在你脑里没有成为一种生命。凡是学问都不能完全是因袭的,它必须经过组织,就必须经过创造,这就是说,它必须有几分艺术性。

做学问第一件要事是把知识系统化,有机化,个性化。这种工作的程序大要有两种。姑拿绘画来打比。治一种学问就比画一幅画。画一幅画,我们可以先粗枝大叶地画一个轮廓,然后把口鼻眉目等节目一件一件地画起,画完了,轮廓自然现出。比如学历史,我们先学通史,把历史大势作一鸟瞰,然后再学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等等专史。这是由轮廓而节目。反之,我们也可以先学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等等,等到这些专史都明白了,我们对于历史全体也自然可以得到一个更精确的印象。这是由节目而轮廓。一般人都以为由通而专是正当的程序,其实不能通未必能专,固是事实;不能专要想真能通,也是梦想。许多历史学者专从政治变迁着眼,对于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种种文化要素都很茫然,他们对于历史所得的轮廓决不能完密正确。

就事实说,在我们的学习中,这两种貌似相反的程序—由轮廓而节目,由节目而轮廓—常轮流并用。先画了轮廓,节目就不致泛滥无归宿,轮廓是纲,纲可以领目,犹如架屋竖柱,才可以上梁盖瓦。但是无节目的轮廓都不免粗疏空洞,填节目时往往会发现某一点不平衡,某一点不正确,须把它变动才能稳妥。节目填成的轮廓才是具体的明晰而正确的轮廓。做学问有如做文章,动笔时不能没有纲要,但是思想随机触动,新意思常涌现,原定的意思或露破绽,先后轻重的次第或须重新调整,到文章写成时全文所显出的纲要和原来拟定的往往有出入。文章不是机械而是自由生发的,学问也是如此。节目常在变迁,轮廓也就随之变迁,这并行的变迁就是学问的生长。到了最后, “表里精粗无不到,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学问才达到了成熟的境界。

心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对于未知而相关的知识具有吸引性,通常所谓“兴趣”就是心中已有的知识萌芽遇到相关的知识而要去吸收它,和它发生联络。兴趣也可以说是“注意的方向”,我们常偏向某一方向注意,就由于那一个方向易引起兴趣,这就是说,那一方向的事物在我们的心里有至亲好友,进来时特别受欢迎,它们走的路(神经径)也是我走过的路,抵抗力较低。自己做诗的人爱看别人的诗,诗在他的脑里常活跃求同伴;做生意的人终日在打算盘,心里没有诗的种子,所以无吸收滋养的要求,对诗就毫不发生。兴趣这道理是很浅而易见的。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对于所学的东西发生兴趣,要有兴趣就必须在心里先下种子,已有的知识系统就是一种种子。但是这种种子是后天的,必须有先天的好奇心或求知欲来鼓动它,它才活跃求生展。所谓“好奇”“求知”就是遇到有问题的东西,不甘蒙昧,要设法了解它。因此,已有的知识系统不能成为可生展的种子,除非它里面含着有许多问题。问题就是上文所说的“注意的方向”,或“兴趣的中心”。我们在上面曾说过,一切学问都不外要求解答“何”“如何”“为何”三大类问题。一种知识如果不是问题的回答就不能成为学问,问题得到回答,学问才算是“生长”了一点。我们说“知识的有机化”,其实也就是“知识的问题化”。我们做学问,一方面要使有问题的东西变为没有问题,一方面也要使好像没有问题的东西变为有问题。问题无穷,发现无穷,兴趣也就无穷。世间没有一种没有问题的学问,如果有一种学问到了真正没有问题时(这是难想象的)它就不能再生长,须枯竭以至于老死了。

这番话的用意是在说明无论学那一科学问,心中必须悬若干问题,问题才真正是学问生长的萌芽。有了问题就有了兴趣,下工夫也就有了目的,不至于泛滥无归宿。比如说,我心中有“个性是否全由于遗传和环境两种影响? ”这个问题,我无论是看生物学,心理学,史学或哲学的书籍,就时时留心替这问题搜集事实,搜集前人的学说,以备自求答案。我们看的许多零零碎碎的东西就可以借这问题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种系统。这只是一例,一个人同时自然可以在心中悬许多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有联络贯串。

心中有了问题,往往须悬得很久,才可以找到一个答案。在设问题与得答案两起迄点之间,我们须做许多工作如看书,实地观察,做实验,思索,设假定的答案等等。我们记忆有限,不能把所得的有关的知识全装在脑子里,就必须做笔记卡片,做笔记卡片时我们就已经在做整理的工作,因为笔记卡片不是垃圾箱,把所拾得的东西混在一起装进去,它必须有问题,有条理,如同动植矿物的标本室一样。

做研究工作的人必须养成记笔记做卡片的习惯。我个人虽曾经几次试过这个方法,可是没有恒心,没有能把它养成习惯,至今还引以憾。但是我另有一个习惯,就是常做文章。看过一部书,我喜欢就那部书做篇文章;研究一个问题,我喜欢就那问题做篇文章;心里偶然想到一点道理,也就马上把它写出。我发见这是整理知识与整理思想的最好方法。比如看一部书,自以为懂了,可是到要拿笔撮要或加批评时,就会发见对于那部书的知识还是模糊隐约,对于那部书的见解还是不甚公平正确,一提笔写,就逼得你把它看仔细一点,认清楚一点。还不仅此,我生性善忘,今天看的书明天就会杳无踪影,我就写一篇文章,加一番整理,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也才能把它记得牢固一点。再比如思索一个问题,尽管四面八方俱到,而思想总是游离不定的,条理层次不很谨严的,等到把它写下来,才会发见原来以为说得通的话说不通,原来似乎相融洽的见解实在冲突,原来像是井井有条的思路实在还很紊乱错杂,总之,破绽百出。破绽在心里常被幻觉迷惑住了,写在纸上就瞒过自己瞒不过别人,我们必须费比较谨慎的思考与衡量,并且也必须把所有的意思加以选择,整理,安排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我已养成一种习惯:知识要借写作才能明确化,思想要借写作才能谨严化,知识和思想都要借写作才能系统化,有机化。

我也是从写作的经验中才认出学问必是一种有机体。在匆忙中把这一点意思写出,不知道把这道理说清楚没有。如果初学者明了这一点意思,这对于他们也许有若干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4-5-19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