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醉美随州 于 2015-5-6 13:08 编辑
二、随州举办炎帝故里寻根节只有短期效应
2009年5月21日,随州举办了声势浩大湖北省首届寻根节。该活动是省政府主办、随州市承办的,省政府为此还逐年下达项目资金支持,今年的支持资金更是高达8000万元,但随州为此花费了4亿多元,网络评论四起---这钱该不该花,花得值不值?农民日报、新浪网记者实地调查,先后发了《随州寻根节-----看得见的损失,看不见的利益》、《随州寻根节被指劳民伤财》等系列文章,但在随州的许多媒体上,都作了封杀处理。但争议并没有随着寻根节的举办就此停止,反而一年更甚一年。随州旅游局局长易发明回应关于是否不值得的论调时说,“去年炎帝故里带来的旅游效益是25亿!”此话一出,舆论哗然,根据中国官员习惯性喜欢吹嘘政绩的劣根性判断,随州赔本赚吆喝,打落牙齿肚里咽。其中,一些专家学者和网民直言不讳抨击,汉网(武汉)刊载和法堡的一篇文章-----《炎帝年值25亿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文章写到,“透过官员眼看就要撑破了天的牛皮,我们看到的是官员浮躁不安的神情和为政之德的大滑坡。于是,群众总是长吁短叹:官员的这种吹牛不打草稿的传染病,何时才能得到彻底根治?”明确质疑寻根节所谓的收益。而据调查了解,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因为管理人员工资、津补贴、奖金、公园维护管理费用等,有限的门票收入根本入不敷出,平时门可罗雀,办节时管理人员忙得够呛,她们多少也有些怨言。因而,在景区成功升格为4A后,随州召开了听证会,调整了门票价格,由以前的30元|人,提高到60元/人,这马上又引发随州人的连连声讨,声讨的焦点是门票提得过高,在景区人气不佳的情况下,此急功近利之举无异于杀鸡取卵。但听证会已经听证了,物价部门的批复已经批复了,随州炎帝神农景区才不管群众是如何议论,反正他们不会更改。
但客观的说,随州通过寻根节,城市建设和管理确实有明显提高,巨资修建了白云湖,打造了”一河两岸“美景,建设了绕城公路,城市亮化、绿化、美化都有了大幅加强,随州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也确实吸引了一些慕名前来的考察团、调研队,仅2010年随州接待的湖北兄弟城市考察团就达6个以上,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政要、记者、宗亲会就不少,今年寻根节记者多达200多人,更是规模空前。还有鲍国安、唐国强、于丹、水均益、敬一丹等名人光临随州,自然少不了说点随州的好话,媒体报道出去,随州人似乎信以为真,但总有细心的网民能抓住漏洞,今年于丹在随州的一场专题文化论坛,座无虚席,于丹说随州是一座幸福的城市,引起网民广泛议论,细心的网民直言不讳,于丹既没有深入调查了解随州,又没有结合炎帝神农讲点自己的专门论断和体会,仍是在宣讲她的论语,宣扬仁爱的孔子思想,于丹随意得出随州是个幸福的城市未免太武断了,其次本来应该就炎帝神农发论的,结果倒成了山东孔子故里的义务解说员在推销孔子一样,让随州网民大失所望,而据内幕报道,于丹到随州的一场讲座,随州付出了15万元的代价,这钱花得到底冤不冤,值不值?
随州为举办寻根节的花费是巨大的,去年开始对外招标500万元,建设一个世界第一高的炎帝神农像花了5000万元,其他具体开支没有见到详细报道,但随州网民也强烈建议公开寻根节开支情况,让纳税人花的钱有个明处。
几届寻根节,随州举办的时点都处在农民大忙时节,忙碌的农民最应该参与,然而他们却无缘,也无心参与,神农老爷子传承的农业文明,他们要继续演绎下去,不然就会饿肚子,这才是最现实的、最紧迫的。。。。。。。
随州辛卯年(2011年)寻根节正好赶上了一场大旱,而去年第二届寻根节时,随州是在大雨中度过,当年7月,随州爆发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本来就脆弱的农田水利设施损毁殆尽。今年又生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很多地方塘堰无水下秧,甚至水井里都抽不出水来,一些学校发生饮水困难,据初步统计损失达数亿元,更加暴露出去年水利设施没有及时修复,以及水利建设投入的薄弱。年年办节投入巨大,但最应该投入的三农和民生却无力投入,官员的兴奋点和关注点也不在这上面。而且我们了解到,湖北省今年以来,在广大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眼下大旱时节,农民也最迫切需要在田间地头看到干部的身影,哪怕只是一句慰劳的贴心话也好,可是在此关键时期,随州干部的热情却全部投入为举办好第三届寻根节上去了,还为寻根节的盛大规模感到兴奋不已。。。。。。。。
随州是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市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禁不起折腾,这是随州随州的现实,寻根节的花费肯定又是巨额天文数字,那么这些钱从哪儿来呢?据说省里支持,省炎黄文化基金会支持,除此之外就是各单位的自愿捐款、相关友好单位的贺礼,还有就是烧高香时的企业赞助,再加上财政投入,而随州的地方可用财力仅有7亿多元,为了所谓的文化旅游业发展,不计成本的投入,势必透支地方有限的财力收入,势必对工业经济的投入和民生投入减少,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因为财政蛋糕只那么大,有吃粥的,就没有擦粉的。。。。
随州寻根节不可能产生理想中的效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己的特色,缺乏根植于灵魂深处和骨子里的一种精气,挖掘得非常肤浅和表面。拿祭祀活动来说,全国各地几乎是一哄而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自然都少不了全国人大、政协领导来捧场,不少不了台湾政界和世界知名人士的抬举,少不了经济唱戏的企业家装点门面,以示活动是为了给经贸搭台,看起来热热闹闹、冠冕堂皇,但是否自欺欺人只有举办方自己知晓。就记者观察来看,不过是赔本赚吆喝而已。文化打造上的雷同,祭祀活动的千篇一律,早已经让来宾产生审美疲劳和精神厌倦。而且,去年中央电视台对随州的报道时间很短,这一点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在中央台网页上,甚至疏忽的把湖北随州炎帝祭典说成是湖南的,这是不是湖北和随州的一大悲哀?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湖南早已先声夺人,湖北随州只是步其后尘,拾人牙慧而已。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提升湖北随州的知名度,但遗憾的是知名度也是十分有限的。
对一个地方的神农崇拜,是讲天人合一的,即人间有神农的经典足迹印证,民间有沁入心脾的风土习俗。没有此有利条件,随州只能制造短暂的神农故里效应而已。根据有关机构对各地举办类似活动的调查,寻根节祭典难以如愿达到举办者所言的效果,在举办祭典活动的地方,常常在节庆活动之后,是长时间的萧条和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