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一如镜 于 2015-2-2 20:09 编辑
午后的阳光很温暖,徐徐的照在羊肠小路上,照在那一对正在房前院子里的忙碌的老人身上。 这对老人一坐、一行。阿婆手拉一个细细长长的东西在道地里来回往返,阿公坐在长板凳上手里也不停的忙乎着什么,板凳面前还放着一堆细细地长条的东西,有点近视的我远远的看不清具体是什么物件,阿婆背拉着往前走,有那么一点点纤夫拉纤的味道,当然那肯定不是拉纤了,首先道地狭小,无船。其次拉纤是要不停的要往前走而此刻阿婆却是在来回往返。当然不会有“哥哥你坐船头,妹妹在岸上走的嫌疑”。那一双老人究竟在做什么?心里产生了疑问自然想弄清原因,顾不得礼貌与否,直接闯进了人家院子里探究竟。 走近一瞧方知阿婆拉的是阿公用固定在板凳上的刀剔出毛边的竹丝,说是竹丝是因为它纤细的可以用毫米来计算,上前用手摸了一把板凳前后的竹丝心里便有了大致的概念,很快想法得到了证实,阿婆热情的为我们介绍这是在剔出竹丝上的毛边,用作编织,要想编织好需要将以上的动作重复几遍只到竹丝的棱角都变的圆滑。 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阿婆找来了新成型的样品,一个成品从劈竹开始到成型需要十几道工序方能完工,它的作用可以用来装衣物洗菜等也可以用来观赏,同行的小姐妹爱不释手,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开始摆弄,望着那精巧的编织品让我想起了奶奶的针线布篓,记忆里每逢天阴下雨农活不忙时,就会看见奶奶拿出她那针线布篓,里面放置一些鞋样,鞋帮还有一些需要缝补的衣物,她一手纳着千层底,一手把针往头发里刮两下了,再往鞋底上扎,仿佛她的头发就是一个磨针器,似乎她划那两下针就会变的尖了似得,曾经好像有问过奶奶这个问题,只是时隔太久已经不记得了她是怎么回答的。眼前的它与奶奶的针线布篓重叠。它们的造型有八九分相像或者更像。或许彼时的它便是此时的它也说不定,瞬间对它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奶奶纳鞋底的样子又闪现在我眼前。不知道它是不是也叫针线布篓?本地话叫什么不知道。阿婆很费劲的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情急之下她找来石灰块在墙上写了"筲箕"二字,看得出来阿婆早年应该是读书之人,虽然不会讲普通话,但是字却是写的极其漂亮 在我的记忆里"筲箕"是用来漏米饭的,现在都用电饭锅煮饭,自然用的少了。不过在这里就算不使用电饭锅做饭,灶台饭一般也是直接煮干水让米饭直接结成锅巴饭,而在我老家记忆里凡是用灶台烧饭都会多一道工序便是控饭,即是米在水滚之后在米煮的半开未开之时便将米饭从锅里用瓢舀到筲箕里待米汤流尽后重新倒回锅加适量的水启蒸,经过筲箕过滤的饭吃起来特别的香。 彼时的筲箕与此筲箕虽然都是竹子编制而成,虽然同样是编制精巧,但是造型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记忆中的筲箕呈半葫芦状一边不封口方便米饭顺便落锅,而手中的筲箕却呈圆形没有开口更贴近于奶奶用的针线布篓。不知道是不是地域不同名称才会不一样? 其实名字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不管眼前的它是不是我记忆中的它或它?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