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汪逸凡,13岁,同龄的孩子还在上初中,他却以594分的高考分数成为武汉大学的大一新生。
据他的父母说,汪逸凡从小就发育的比较早,六七个月就开始说话,10个月就能认字。一岁多就能看懂文言文,两岁就看完了简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一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他小学只上了四五个月,初中读了两年,高中读了两年半。汪逸凡的自理能力还可以,入学当天,他一个人爬上寝室的高低床,在妈妈的指导下独自收拾好了床铺和书桌。
先天的智商和后天的勤奋使得汪逸凡能很快的吸收各种复杂的知识,而父母的“跳级”式教育也使得他年纪轻轻就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跳级”式教育,究竟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还是拔苗助长呢?对此,你们认为该不该对孩子进行跳级式教育?你小时候有没有被别人认作是“神童"的经历吗?如果你以后有了一个神童孩子,你会怎么教育他(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