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4月30日公布该行国际比较计划项目(ICP)报告,称依据更新后的数据通过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果发现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这一时间比之前许多经济学家曾预测的2019年大大提前。报告中同时也有一行文字指出,“中国国家统计局对于报告所用研究方法的某些方面表示了保留意见”。在中国老百姓看来,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体,中国成为第一经济体后对个人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为了解公众对世界银行这一最新预测的看法,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本月6日至7日,在7座城市普通居民中间展开民意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在线调查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两种调查方法所得样本通过非重复抽样方式获取。调查范围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等7座城市进行。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普通民众。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34份。 对于世行预测中国今年可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中国公众持怎样的态度?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多数人并不认同这一预测,持这种观点的受访者达50.8%,35.3%的人表示“认同”,剩余13.9%选择“不知道,说不清”。
问及“您怎么看待世行的这一判断?”时,“感到不可思议,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仍相当大”是最普遍的感受,提及率为38.7%。受访者的第二大感受是“感到警惕,这是西方对中国的‘捧杀’”,提及率35.7%;还有28.1%的人表示“感到平静,中国不需理会外界的说法”。相比之下,30.6%的受访者认为“世行的预测部分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何伟文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调查结果应该说比较客观。世行的报告代表了一种分析方式,它的实际意义值得探讨,从这个结果来看,中国民众对它的反应也比较理性。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则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民众的反应显然很谨慎。 关于“中国需要多长时间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的问题,60.0%的受访者预期不低于5年。具体来看,8.9%的受访者选择“3年以内”,13.0%预计需要“3-5年”;21.8%的人预计需要“5-10年”,21.3%选择“10-20年”,16.9%选择“20年以上”。总体上,认为中国“已经是头号经济体”的受访者是极少数,占比2.4%;同样,认为“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头号经济体”受访者比例也很少,为6.0%。 问及中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的最大障碍时,受访者对“贫富差距”和“科技实力”两大因素最为看重。其中,“贫富差距”的提及率最高,达50.5%,“科技实力”的提及率达40.8%。“人均收入”和“官员腐败”的提及率也都超过三成。受访者认同度较高的障碍还有“社会福利水平”和“环境质量”,提及率分别为25.9%和20.0%。丁一凡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贫富差距和是否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美国是世界第一,但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受访者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感性愿望做出的判断,这也反映出贫富差距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 对于“中国如果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您的生活水平会超过美国人吗”,41.7%的受访者给予否定回答。相反,12.7%的人信心很足,认为“肯定会”;35.9%认为“可能会”。剩余9.6%的受访者则选择“不知道,不好说”。何伟文认为,中国经济总有一天要超过美国,但这个过程他预计还需要10-15年。而即使中国GDP超过美国,人均GDP仍然只有美国的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