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样的格律诗才算“折腰体”诗?也许有许多诗友都会笑我无知。这还不晓得?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释之曰:“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所谓“中失粘”者,指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者,则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 但是,在我刚开始步于诗坛时,的确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而让我懂得这一诗体形式的人,是育才高中的主任仇本贵老师。 说来话长。那还得从2004年的夏天说起。 那一年的夏天可真热啊!不过,对于我这个刚参加诗联学会的会员来说,好学上进的心情比这个热天还热。我写了一首《棋痴》诗作,请仇老师帮忙修改。想到他80岁的高龄,教了一辈子中学语文,且文学功底蕴厚,写了许多诗词见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他又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市诗联学会顾问。原只想他看一遍,提点意见足矣!谁知他却说:“好吧,你先放在我这里,过两天我给你打电话,到那时再说。”我当时心里还有点那个。但老师说了,焉能不听? 果然,两天后,仇老师跟我打电话说:“老张,我己经改了。请你过来看一下好不好?”这是我巴不得的事,那有不好!我放下话筒,立马赶到仇老师家里。仇老师满头花白,额头上爬满了细密的皱纹,那是智慧的年轮。他把我让进屋,连忙端荼倒水,象招待老朋友一样。老人家的笑容就象池塘里落进一块砖石一样,涟漪四散,皱纹满脸。由于天热,他只穿了一条短裤,赤膊的上身根根胁骨突出得象槎板。是啊!为了培养一个诗联会员,他愿意付出。 我隔着玻璃茶几,坐在仇老师的对面,咛听着仇老师的讲解。他把电扇朝着我扇,自已摇着一把大蒲扇扇汗。他说:“你的这首诗我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意境还不错,特别是最后一句‘深更夜半踏泥归’把《棋痴》的特色写出来了。但是前面几句没有写好。我着意修改了一下。待请你过来商磋一下看行不?”仇老师边说着边把我那首《棋痴》递过来。我接过来一看,比我原先写的不晓得强多少倍!两者不可比拟。整首诗只用了我最后的一句“深更雨夜踏泥归。”不过,我发现修改后的诗体与原来的不一样: “角逐弈坛非小技,丁丁棋战不疲饥。 短卒长车争胜负,深更雨夜踏泥归。” 我在下面都打上平仄符号,对仇老师说:“老师,你改的好!我的平仄还没有过关,你看我打的符号对不对?”生姜毕竟老的辣。他马上就领会我的意思。笑着说:“我以为你懂‘折腰体’这种形式。既然不懂,那我就讲讲吧。” 于是,仇老师耐心而谦虚地为我讲述了“折腰体”的变化。 “折腰体”之名,始见于唐代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仇老师拿出一本变黄陈旧的书,接着说:该书在所选崔峒《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曰:“折腰体”。诗为: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仇老师说,高仲武只是提出“折腰体”这一名目,但是此体并非始于中唐的崔峒,此前已有不少类似的作品。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杨柳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又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者是仄起式,后者是平起式;其共同特点除二、三句失粘外,还有几点须注意:1、第三句第五字均用仄声;2、凡遇“仄仄平平仄仄平”句时,第五字均改用平声(“杨柳渡头杨柳稀”是孤平拗救,“上有黄鹂深树鸣”与“野渡无人舟自横”则三平连用)。此为最典型之折腰体,唐人颇爱用之。如白居易《游仙游山》: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此为平起式,第二句“人”字平声;第三句第五字“未” 用仄声,下句第五字以平声“多”拗救;格式同与韦应物《滁州西涧》相同。 仇老师又举了赵彦昭《奉和圣制人日玩雪应制》的例子: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兆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应制竟用折腰体,在当时已成一时之风气!这首诗格式略同于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第三句第五字亦用仄声,只首句不押韵而已。崔峒《清江曲内一绝》就是用的这种格式,唯第三句不用拗体,首句则遵王维体用韵而已。 当然,也有只折腰而不用拗句的人,比如上官仪的《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杳,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这首诗诗用的是平起式,除首句不入韵外,三四句也不用拗体,这是因为初唐格律初定,诗人往往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罢了。 最后,仇老师总结说:“老张,你以后还要记住两点。一是折腰体诗并非仅限于七绝,近体诗中五绝、五律、七律都可以使用。二是近体诗中,无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凡失粘者,均可称为‘折腰体’。失粘处如用相关拗句,则更显高古,不用拗句也行。” 2005年,仇老师因病去世。但是,他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此生怎么也忘记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