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城管大概是中国的特色,以致当它的“战绩”引发外媒关注时,只好以“chengguan”来音译。据笔者了解,我国香港亦没有城管这个职业。在香港,内地城管所涉事情一部分属于警察的职责,关键的问题是,香港政府的指导思想几乎是“哄”着这些小贩,生怕他们不再做了,且他们无需交税,政府为支持有困难市民实现自食其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免费培训),在小贩聚集的地方增派警察维护安全等,政府认为市民自食其力是对政府的贡献,政府应当感谢才对。如果没有事做,政府将需要向这些市民每人每月提供3000元左右“综援”。这是香港政府每年的巨额财政开支。 城管的霸道作风时有耳闻,那些最需要从制度上给予同情、帮助与关怀的小贩,每每成为制度伤害的对象。这就是以市容为本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恶果。其实,在民生面前,市容是可以作出一些牺牲的。如果一座城市缺乏包容和关怀,街道再宽敞,也只能体现傲慢和冷漠。有些实际问题可能需要各方妥协,但只要心里有“民”,就能让“民”参与决策,找到两全办法。 城管的一举一动尽在人民的视野之中,讨论城管的存废问题亦不是天方夜谭。如果以民为本,城管就应卸钢盔,弃警棍,丢掉防刺背心,去暴力化,回归城管的服务功能。如果仍然坚持“管的服务功能。如果仍然坚持“以市容为本”,那就会继续“穷兵黩武”。《汉书》名篇《论贵粟疏》数千年前就知道,如果“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给人民以生存的空间,使人民口袋里有钱,这比脸面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