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去春来,冰雪融化为水,称为“雨水”。雨水时节“反了春,冻断筋”,“倒春寒”便是这个节气的特点,面对“倒春寒”带来的身体不适,下面中医专家教你如何调理。
一、艾灸中脘,调胃补气
从五淫六气来看,初春木气生发不及,很容易加重寒冷,使人体阳气逐渐往外走,毛孔渐开,易被风邪寒邪侵袭。借用多功能综合灸灸火的热力对中脘穴产生温热刺激,疏通经络,促进阳气生长为体所用,从而使机体达到平衡阴阳、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等作用,更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适应症:各种虚寒性疾病、痛症、痹症等。
二、八段锦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
雨水时节寒湿重,易困阻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因此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适当的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从而达到内外兼顾、强身健体。
方法:双脚并拢站立位,身体微向左转,双手臂由身体两侧向上延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对,停留3秒,然后手臂向上举起掌心向上伸展,左手掌心向下按压,上翻下按,右手臂下落,两臂自然的放于身体两侧。反方向来一次,共做2次。
功效:升清降浊、健运脾胃。
三、学会拍打肺经,有效预防感冒、咳嗽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经常拍打肺经,可打通经脉,提高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以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方法:两足开立,两手交替,拍打双上臂内侧外缘,由少商穴至锁骨下,拍打4个8拍,力度宜轻。
四、饮食调理,正当时
《黄帝内经》中说“春主肝”,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肝木易克脾土,从而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雨水前后应当着重护肝养脾、祛风除湿,在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并以蜂蜜、银耳、枸杞等辅佐进补;同时还应保持五味不偏、营养均衡,尽量少吃辛辣食品。
食疗方
(一)山楂乌梅消滞茶
【材料】山楂10克,乌梅10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瓦煲,加水600毫升,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2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开胃消滞。
(二)金橘芡实小米粥
【材料】金橘20克,芡实100克,小米50克,生姜少许。
【做法】将金橘洗净切片,芡实、小米淘洗干净,然后把所有食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疏肝理气。
来源:随州市中医医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