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久未闻名的琼瑶再度回到公众视野中,原因是与于正打官司,告他抄袭。12月25日判决结果出炉,于正抄袭成立,需公开赔礼道歉,并需与其他被告一起赔偿500万。于正可谓当下中国最火的影视制作人之一,《神雕侠侣》正在热播,拥有无数90后、00后粉丝。本文无意深究他们的恩怨,只想从文化的维度探究一下“琼瑶鄙视链”的成因: 80年代,父母不让孩子读琼瑶,理由是她的书没文化;而今琼瑶鄙视于正,说他是没文化的抄袭者;于正鄙视骂他的人,说他们没文化不懂自己;骂于正的人鄙视看他电视剧的人,说他们脑残没文化;而于正的粉丝们反过头来鄙视他们的长辈,说他们不懂流行文化。以琼瑶为中心的这条鄙视链上,文化为何成了解释一切的工具呢?
80年代 琼瑶是毒草:听妈妈的话,琼瑶没文化 琼瑶作品正式引入大陆是在80年代初。虽然不是违禁出版物,但琼瑶小说绝对是那个年代老师、家长人人喊打的毒草。直到80年代末,琼瑶来到大陆拍片,她的小说以电视剧的面目出现在大陆观众眼前时,毒草的恶名才减轻了一点。
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琼瑶是言情小说的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琼瑶就是言情的唯一代名词,读言情小说就是读琼瑶小说。 琼瑶的作品被引入大陆,是1982年《海峡》杂志刊登的小说《我是一片云》①。当时大陆民众刚刚走出文革的梦魇,柔情似水的琼瑶小说如同甘霖,播洒在民众长期荒芜的心田。可以说,在80年代禁止谈性说爱的大时代背景下,琼瑶不经意地开启了人性的复苏。 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大陆读者能够读到琼瑶小说,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早在60年代,琼瑶就在台湾出版多部小说,成为知名作家;而林青霞凭借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窗外》在港台大红大紫之时,大陆人民还在忙着“批林批孔”。正是改革开放才让我们有了读到琼瑶小说的可能,虽然仍被视作毒草,但毕竟能看到毒草长什么样,并且批判地阅读它们。
两岸三地共同的偶像林青霞,也是从琼瑶电影出道的。那时她只有十几岁
据1986年《文学报》的一项统计,当年广州地区就有70%的学生读过琼瑶的小说。而在那年,台湾还未解严,大陆并未正式引进琼瑶小说,理论上他们看的都是盗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以开放包容自居的台湾地区,上世纪70年代的文艺管制同样不松。1973年,电影《窗外》就因涉及师生恋等禁忌话题而被台湾当局禁映,只能在香港等地区放映。林青霞也因此先在香港成名,之后才以“出口转内销”的形式在台湾走红。
现实影响: 70年代末恢复高考,对我国教育领域有两个深远的影响:好的一面,是让千千万万平民出身的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以踏着高考独木桥成就一番事业;而坏的一面,是无限提升了高考的重要性。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为孩子能挤上独木桥,便把一切与学习、考试无关的事情都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在这些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里,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是首当其冲的。女孩子看言情,天天想着谈恋爱,不学习,要封杀;男孩子看武侠,天天想着当英雄,不学习,也要封杀。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琼瑶、金庸就自然成了家长、老师的两颗眼中钉。 言情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一直没被当做正统文学的一支来看待,通俗地说,上不得台面。任凭张恨水等作家在当时有多么红透半边天,也会被归入“鸳鸯蝴蝶派”,被主流文学所排斥。鲁迅先生领导的左联甚至将其抬升到斗争的高度:“在批判复古论调的同时,新文学阵营不断地同鸳鸯蝴蝶派展开斗争。”② 这种倾向在80年代仍很严重。家长、老师们除了觉得言情小说会耽误孩子的功课以外,另一层担忧是觉得这些小说没文化,孩子看了没有教育意义。
比较早的大陆琼瑶小说版本,那时的封面还很素净
在我国,文艺作品一直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古时就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文以载道也是长久以来对文字作品的基本要求。哪怕是爱情小说,也不能光写爱情,要“通过描写爱情来深刻揭露旧中国的黑暗”(《骆驼祥子》),要“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血泪控诉。”(《茶花女》)等等。 而以传统的文学批评眼光审视琼瑶小说,就会觉得它缺乏“道”的意味:几十万字细细描述一个爱情故事,最后说明什么呢?好像也没说明什么,就是爱情很苦涩,女人好命苦,男人都是负心汉……这叫什么文学! 就是在这样的评判标准下,80年代带进课桌的琼瑶小说,很大一部分都被没收到了老师的办公桌里。
90年代 琼瑶是流行:没看过琼瑶剧,等于没看过电视 80年代后期,琼瑶小说开始以影视的形式进入到大陆。90年代,几十部“琼瑶剧”以每年几部的频率“轰炸”大陆电视圈,从《几度夕阳红》到《还珠格格》,十年里无数人成为琼瑶粉丝。
历史背景: 琼瑶在80年代以前无法进入大陆,是因为她的台湾背景;而她能够在80年代末开始迅速占据大陆荧屏,也多半要归功于她的台湾背景。 从整个80年代看来,大陆、台湾虽处于对立状态,但态度上完全不同。早在1978年,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即恢复工作(该小组成立于1954年,文革后撤销)。1982年,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廖承志给老友蒋经国写信,引述鲁迅名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劝说其“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③。 而蒋经国并未回复此信,反而由宋美龄以长辈身份,训诫口气回了一封信。开头便是“承志世侄”,劝说其“若能敝帚自珍,幡然来归,以承父志,澹泊改观,养颐天年,或能予以参加建国工作之机会。”两方态度明显是大陆这边更宽厚一些。 在文艺方面,两岸的审查也存在差异。在大陆读者能看到金庸、琼瑶的时候,鲁迅、巴金、茅盾、老舍、沈从文在内的几乎所有五四运动以来知名作家皆在台湾查禁之列。《南方周末》报道过当时台湾机场查扣书籍的骇人场面:“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的书,刚到机场即被扣住,因为‘他名字也叫马克思’;法国作家左拉的书被禁,则是因为他名字带一个‘左’字;《资本论》倒是有机会逃脱劫难,警察们会以为这是教人发财的书本。”④
琼瑶剧90年代红遍全国,有赖于1987年台湾的解严
这一切直到1987年台湾解严后才有所改观。当时已进入人生最后半年的蒋经国宣布,自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台湾解除“戒严”,从而结束了长达38年的“戒严”时代。也就是在那一年,两岸民间开始有了互动。1988年,琼瑶在1949年赴台后首次回到大陆。当然,当时两岸并未直航,她是借道香港后飞到北京的。即便如此,三个小时的行程还是大出她的意外,她也用她特有的笔调将那一刻的心情记录了下来:“三小时,原来香港至北京,只需三小时。这咫尺天涯,却经过了三十九年,才能飞渡!”⑤ 随后,1989年9月,琼瑶带领“六个梦”摄制组来到长沙,与湖南电视台进行合作,正式开启了大陆琼瑶剧的拍摄。1990年《婉君》开播,琼瑶剧也开启了“霸占”大陆荧屏的历史。
现实影响: 琼瑶剧之所以在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是由于三股力量碰巧同时爆发。第一股力量是已在台湾放映过的琼瑶剧。在台湾解严之前,琼瑶小说早已在港台被大量翻拍为影视剧。林青霞、秦汉、刘雪华等一大批“琼男郎”、“琼女郎”已经在对岸家喻户晓,《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剧已火遍台湾。等两岸交流的大门一开,这些剧几乎在同一时间(90年代初)涌进大陆。一时间,每个台都能看见哭哭啼啼的痴男怨女。 第二股力量是大陆改编的琼瑶剧。1986年,上海导演史蜀君就将《月朦胧鸟朦胧》改编为电视剧。因当时大陆尚无正版琼瑶小说,史蜀君是拿着一本从美国辗转流传进大陆的台湾繁体字版本改编的。1989年,杨延晋导演又将《几度夕阳红》搬上了荧屏。
各个时期琼瑶剧的经典造型,嘶吼派、哭泣派、恶搞派,各有众多粉丝
第三股力量是琼瑶自己改编剧本,自己跟随摄制组拍摄的电视剧。这也是后来最主要的琼瑶剧来源。说起琼瑶剧,我们往往不会提及导演是谁。即便是有些名气的演员,也会被冠以“琼瑶剧主角”之类的名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琼瑶对由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其地位远非编剧那么简单。 据琼瑶自己的回忆,她算是台湾影视大陆化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台湾刚刚开放,允许赴内地拍戏,给我们的限制却多得不可思议。我全程跟着剧组,吃一样的伙食,住一样的旅馆,深夜不睡,并随时安抚演员或工作人员想家的心情……台湾对内地文化交流的开放,是被我这样带动起来的。台湾影视界大举来内地拍戏,也是我这样开始的。”⑥ 就是在琼瑶这样的亲力亲为之下,六个梦系列《婉君》、《哑妻》、《三朵花》等、梅花三弄系列、《新月格格》、《烟锁重楼》、《一帘幽梦》都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捧出了很多“哭泣派”、“嘶吼派”的明星。直至1998、1999播映的《还珠格格1、2》,使大陆电视剧最蓬勃的90年代被打上了深深的琼瑶烙印。 说到琼瑶在大陆的解禁,有一个插曲值得一提。“六个梦”之一的《婉君》1990年在大陆拍完后,差点在台湾遭到禁播。据琼瑶的先生平鑫涛回忆,“新闻主管部门领导看过后,认为第一集的景色拍得太美,小金铭又太可爱,怕引起观众对内地太多的向往。”⑦ 这就是让《婉君》差点被台湾当局禁播的小金铭,他们怕她引起观众对内地太多的向往
21世纪 琼瑶是偶像:抄琼瑶阿姨 她好有文化 进入21世纪,琼瑶剧的风潮渐落,琼瑶本人却屡屡被抬进大雅之堂,多次进入“读者最喜爱的作家”排行榜前列,更有甚者将其列为文化偶像,顶礼膜拜。2、30年前被斥为没文化的琼瑶作品,也被尊为经典范本,成了被抄袭的对象。
历史背景: 从2001年的《情深深雨濛濛》之后,琼瑶剧逐渐转淡。互联网的兴起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娱乐的方式,看电视剧、读小说都不再是第一选择。人们对琼瑶的称谓也从“琼瑶阿姨”过渡到有些恶搞的“琼瑶奶奶”。阿姨、奶奶都是用来尊重的,但年轻人谁愿意听阿姨的训导,奶奶的唠叨呢? 与此同时,琼瑶作为小说家,乃至文学家的地位却逐渐高大起来。2003年,互联网方兴未艾,某网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其中,琼瑶的名字赫然在列,与鲁迅、巴金、钱钟书等人的名字列在一起。虽然最后未能被选入十大文化偶像,但仅仅入围提名名单,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文学的角度看,琼瑶或许不值得被抬到如此高度。她的手法就是煽情,乃至矫情,小说中人物多数三观不正,是典型的以吸引人眼球为主要目的的通俗读物。然而她毕竟出生于30年代的书香门第,那时普通人的古文造诣远非现在的读者所能比。琼瑶作为“通俗读物快餐”制造者,其诗文功底也很值得一说。
90年代以后大陆出版的琼瑶小说,封面已变成花花绿绿的风格,多为根据影视剧改的插画
看看她的书名好了。《在水一方》来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庭院深深》来自李清照的《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几度夕阳红》来自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甚至“琼瑶”这个笔名都来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可能这样的诗文功底让琼瑶的文字在叙述小情小爱之余,多了一份文学韵味。这么多年过去,言情小说家红了一批又一批,但提起这个小说门类,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她。 2013年,全国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我国读者最喜爱的十大作家排行榜中,琼瑶位居第五位,而此时她已多年没出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她的名字真正刻进了大多数中国读者的心中。
现实影响: 2014年12月25日,北京第三级人民法院对琼瑶诉于正侵权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律认定于正对琼瑶进行事实抄袭,要求于正等各方赔偿琼瑶500万,并在公开媒体刊登致歉声明,停止《宫锁连城》发行传播行为。 这个判决宣布后,琼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发声:“正义终于发出了声音!……谢谢内地的法律,让我对人生恢复了信心!此时此刻,激动不已,这个案子已经不是我和于正的个人争议,而是‘是’与‘非’之争,是‘正义’与‘非正义’之争!泪在眼眶,我只想大声喊一句,知识产权胜利了!”。 琼瑶没有变,即使写微博都这样如泣如诉。变的可能是时代和大环境吧。今年4月,琼瑶发现自己的作品《梅花烙》被大陆编剧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该剧从主角的背景、主从关系完全跟《梅花烙》一致,支线角色只名字换了,关系跟《梅花烙》一模一样,就连男主角洞房之夜跑出去与情人私会的细节都十分吻合。
琼瑶(左)直到如今70多岁,与于正(右)打官司打到最愤怒时,文字风格仍是百转千回的“琼瑶语式”
于正作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编剧,其创作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人称奇:连续好几年,于正都以每年几部戏,每部几十集的速度在制作电视剧,并且兼任编剧、制作人等多重角色,精力之旺盛令人诧异。而且他的剧广受90后、00后的喜爱,每一部都是收视率的保障。 《宫锁连城》热播后,立即有人指认他抄袭琼瑶,他当时曾试图辩解:“但凡有点文化的人,就知道电视剧、小说是继承和发展的。只有没文化的人才会说我是抄《梅花烙》。” 被琼瑶起诉后,他又是这样辩解的:“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雷同,其实大家都参考了《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和发展命运的框架。(琼瑶)告了我,我才深刻意识到,我们都是按照《红楼梦》的主线来写”。 曾与于正合作过的编剧李亚玲则通过微博揭发,称“早在2009年合作《大丫鬟》时,于正就要求我把《胭脂雪》副线和《梅花烙》主线结合起来写成一部戏给他制作……他还说抄袭只要不超过20%,比如你把20集戏全抄了但只要扩充到100集,法院就不会追究。” 这就是如今的大环境,一个让70多岁的琼瑶摸不清状况的环境。她虽然胜诉了,但于正改编制作的另一部戏《神雕侠侣》正在热播,这场官司对这部剧是个不错的广告,几百万的败诉赔偿可以视作广告费。追看于正剧的粉丝仍不会少,从火爆程度上讲,今天的于正剧就是21世纪的琼瑶剧。 而身份的变化可能也是琼瑶始料不及的。2、30年前被当做毒草的作品,如今不仅被当成经典,而且成为了被抄袭的对象。抄袭者用她的故事脉络套了一个新故事,仍旧大卖。曾经她是没文化的代表,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她不仅成了文化偶像,而且被后辈“模仿式”继承了。 由此可以看到,30年间,文化一词被翻转了。80年代的老师家长鄙视琼瑶,认为她没文化,不让孩子看她的书;如今琼瑶鄙视于正,说他是没文化的抄袭者;于正又鄙视骂他的人:“没文化的人才会说我抄袭”;骂于正的人又鄙视那些于正粉丝,认为他们没文化到脑残的地步,才会喜欢这种剧;而于正的“脑残粉”们,又反过来鄙视他们的长辈,认为如今90后、00后的流行文化,不是那帮“老古董”能看得懂的。 至此,一条围绕琼瑶的鄙视链就此形成。琼瑶胜诉了,但这条鄙视链还会持续下去。从禁书作者到文化偶像,这一路上,琼瑶基本没变,其他事好像都变了。
结语: 水浒三国、红楼西游,在它们诞生之时都是通俗读物,而后都被树为文学经典。琼瑶、金庸这种几十年前的大毒草,也似乎迈入文学经典之林。不知道几十年后,于正会不会被奉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