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我对随州的历史没有研究。但我出生在这里,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从老人们的口里,从我自己的经历体验中,我想谈谈对一些事情的认识和看法。最近,拜读了凡人凡川先生的“随州城区还有哪些历史遗迹”一帖,有几个问题和樊先生商榷。 一, 关于草甸子。 “甸”——郊外的地方,随州人一般不用“甸子”作为地名。草甸子应是草店子吧。在我的印象里,老人们在讲草店子时是指汉东楼外,即城壕外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草店子街。过去,(也就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公路未通前,)随城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靠水路,随城有两码头,一在草店子,货物由此上岸,经南关运进城内。一在一桥附近(具体位置记不清了)货物经半边街运进城内。草店子基本是面河成一字形而建,除靠城边有砖房外多为茅草房。而草店子街的形成是在解放后。随州银监会到汉东楼这段是下南关的一部分,从不属城外的草店子。故汉东楼,土城墙则应在草店子北而不是南。 二, 关于南关。 从十字街(中百仓储)以南至汉东楼,这一段应该就是所谓的南关,而南关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上、下之分,而没有上、 中、下之分。在天主堂和歩行街附近各有一过街楼,人们常称个个楼(音)。歩行街处的称上个个楼,天主堂处的称为下个个楼。以下个个楼为界,分为上、 下南关,上为上南关。上南关商业较为发达,有钱人较多,房屋建设也很好。较为繁华。以下为下南关。下南关就冷清多了。下南关有两座桥,一在现人保公司处,称头道桥,一在其下约50米的海尔修理店处,称二道桥。解放后下南关划于城关镇第一街,而上南关划于了城关镇第二街。下南关很破,故有穷东关,富西关,又破又烂下南关为说。 三, 关于舜井。 坊间多认为舜井在现东城派出所附近,因这里曾有一井,日舜井,舜井道因此而得名。而前进村的那条冲,过去地表水比较丰富,冲里的农田多有常年被渍,地里扒个坑就有水,根本没有挖井的必要。碑在那里发现并不能说明井就一定在那里。因碑而臆造一井,而且还在随州税务所务局内,(该局是平山而建,古人为何要舍易求难,在山上掘井?)实乃有造假之嫌。 先生若要成书,还得认真考证方可!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