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波形枕 于 2016-9-2 21:37 编辑
老汉今年六十六,粮票、布票我清楚。
一是粮票,新中国生产力落后,人口快速增加(二十多年相当于五千年),为了保证人人有饭吃,必须实行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粮票是城镇人口每月定量发给,除了少数家庭不够吃需要申请补助,多数有节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生产力发展,杂交稻普及,粮食大增产,就取消粮票。
二是布票,没有化纤布之前,需要三成的耕地和人力种棉花,每个生产队有棉花生产小组及“棉花姑娘”,完成上交国家的棉花任务,保证人人有衣服穿,所以按人口发布票,可以买得便宜布,也是因为数量足够,节约成风,一般有余。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石油化工得到大发展,化纤布替代了大部分棉花,取消布票。
老汉我管了八年粮食供应,无论机关、企业、家庭,只要粮票不够,都可以获得补助,重体力劳动者,每月最高达到八十斤。四十五年前,我是矿工,每月吃七十五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