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帅帅更健康 于 2015-10-26 15:15 编辑
观景、修身、养性、参禅、开悟……这是一个小众的旅游景点,但却是一个真正能使人慢下来、使心静下来的地方。
这里,因还未被过度开发而依然保存着原始森林的质朴与宁静;因孕育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佛教文化而吸引着中外虔诚信众来此朝拜与斋沐。
如果说武当山、大别山、大峡谷是气势宏伟的美,那么这个隐藏在群山民林中的边陲之隅,则是原始沉静之美,因佛而沉,因林而静——这里就是随州大洪山。
10月25日,记者来到了这座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一睹其千年古韵。
爬到山腰,俯瞰四周,群峰竞拔,层峦叠翠。附近白龙池,千年银杏树,樵河古道,剑口瀑布,处处美不胜收。
仰头,供奉一代禅宗泰斗本焕长老舍利子的金顶,巍然矗立于山顶之巅,云雾袅绕,若隐若现。阳光透过云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一会感觉近在咫尺,一会却又仿佛遥不可及。
脚下,蜿蜒的石梯山路隐现在丛林之中,绿茵遮掩,野花飘香。这条亘古至今未变的古道,历经千年,曾有无数僧人、居士、香客从这里登上神圣的殿堂。
一路慢行,身边除了游客来回穿梭,也与当地不少佛教信众擦肩而过。这些信众见到垃圾,会弯腰拾起,看到开山工,也会上前相助,这一上一下,就是几十公里。不过,对于他们,“心中有佛,再难行的路走起来也轻松。”
今年的深秋有点姗姗来迟,红叶虽红,但银杏却仍顽固地守着那抹翠绿。
这里的老人们说,再过十来天,等千年古银杏的叶子也黄了,就和红叶一起纷飞。一眼望去,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既艳丽又典雅,既热烈又宁静,尽显”赤橙黄绿青兰紫,霜叶红于二月花之雅韵”。
登上山顶,站在海拔1055米的观景台,鸟瞰群山,烟云弥漫,绵亘百里,既似一副绝妙的山水画,又像雄浑壮阔的泼墨,云海在翻腾,内心也在翻腾。
同时,一个庞大的唐代风格寺庙建筑群——慈恩寺,也一并进入视线。透过斑驳剥损的石栏杆,仿佛可以看到千年流逝的岁月。它不仅是大洪山的胜景之一,也是大洪山佛教文化的象征。
整座寺庙依山势而建,大小十多所殿堂、楼阁呈十字排开。步入其间,禅音弥漫,香火缭绕;钟鼓常鸣,檐铃叮当。
自唐以后,宝珠峰一直是佛教的圣地、洪山寺上院所在地,最盛时有殿堂百余间。在其周边的崇山峻岭中,还有寺庙26座。
走进金顶内,一颗葫芦状透明琉璃映入眼帘,里面安放的即是本焕长老舍利子。
工作人员介绍,本焕长老是中国佛教临济宗第44代传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被誉为一代禅宗泰斗。2009年,本焕长老率衣钵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携十方檀越发大愿,重建大慈恩寺于大洪山之巅,并由印顺大和尚担任大慈恩寺住持。2012年4月2日,本焕长老在深圳弘法寺圆寂,世寿106岁,其舍利先后被泰国、蒙古等国寺庙及国内多座名寺恭迎供奉,并于今年9月在大洪山永久供奉。
大洪山作为佛教名山,不仅仅只是留在志文里,众多文物见证了其兴废史。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元826年,唐代高僧慈忍祖师在大洪山开坛建寺,数度废兴,湮没无闻。在2009年大洪山慈恩寺重建工程启动时,在清基过程中,在遗址上发掘出文物300余件,主要是古寺院的建筑构件和碑刻,包括柱础、瓦当、古陶砖和圣旨碑刻,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部分国内罕见,是大洪山佛教文化的有力佐证。
如今的地宫,成了收藏这些珍贵文物的博物馆。现中佛协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大洪山慈恩寺主持印顺大和尚为这座地宫亲笔题名为“幽济院”。
当记者来到这座神秘的地宫,宫内仍在施工,但如明万历年间的“楚山望刹”御匾、康熙朝圣碑、宋代古寺大铜钟等珍贵文物已陈列在位,曾被掩埋几百年的唐宋时期莲花池遗址也将重见天日。
据悉,慈恩寺地宫将于今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一大批尘封千年的瑰宝即将与世人见面。
(来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