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3 15:22

【口述历史】一桥,“佛音河”上的桥

【口述历史】一桥,“佛音河”上的桥
近几天,(厥水、口水、氵厥水)一桥的拆除新建,随网App、微信客户端呈现好多帖文,大有在移动传媒霸屏之势。在下浏览不少网文,窃以为,一桥的今生写的虎虎生风、情同母子。静观,又独缺一桥的前世文章,一桥前世峥嵘、风雨苍桑,了无人去写写,大慨是写网文的小伙伴,一桥也生君未生矣。
也难怪,一桥建于1968年,距今近50年了。五十年前的一桥是个么状态呀?看来,只有在下这个72岁老不死之货,亲见亲历,见过这一桥的前世一瞬。故尔,借这随网App宝地,也来发上一篇小学生作文,写写一桥。
偶这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毫无文化章法,读此文真让你“蓝瘦”了,抱歉。小伙伴会不会对帖吐槽:“狗帶”。若如此,在下给您个表情包::lol{:1_522:}

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6 11:35

天涯路人 发表于 2016-11-25 16:37
坐等更新

1948年1月7日下午6时,新五师江汉军区独立旅总攻国民党占据的随县城。独立旅二团主攻土城东门,三团主攻青城北门,一团为预备队待机于小东关一带。江汉一分区基干团从浮樱河沿岸攻水西门。攻城总指挥部设在城东八角楼。野战医院设在擂鼓墩。
总攻开始后,二团尖刀连用数百斤炸药炸毁土城东门(今解放东路小商品市场东侧),当场炸死守军五十多人,三团接着炸毁青城北门攻入城内。。。。。
天亮后,江汉独立旅歼敌数百俘虏一千四百余人,占领随县城。
几天后,位于襄花公路县城东端,我外婆家的稻草屋,一位十五六岁少年人来投奔外婆避难。
这位落难少年,男孩,安徽蒙城人,父母去世,不久前来投奔姐姐生活,不意飞来横祸。
少年的姐姐嫁给县城东乡炮楼湾张曙阁的三子为媳,小夫妻婚后第一胎产下一千斤女儿,喜信传至国军某部,任少挍军官的张曙阁三子,全身戎装回随探亲。不想数日后江汉独立旅攻击随县城,这张曙阁父子都是性格上和当下网红、愤青一样二,为父的张曙阁为修襄花公路和占地的康仪丞打一架,为子的张三少,共军攻打随县城,你探亲回家于你何干?又不是一个建制部队,八杆子打不着。这二货闻信全身披挂,去做守城志愿者。也是他死期来了,城破被俘,一审一供,直接拉出去活埋。
刑前托人报信家里,产后临月的妻子留下乳女投塘随夫而去。
这落难少年就来我外婆家投靠。
因我外婆家和张曙阁家曾有过交集。
楼下帖慢慢聊聊。。。。

爱你随州 发表于 2019-2-4 15:57

喜欢~,下次有这样的好内容,记得分享哦

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6 13:25

封江游子 发表于 2016-11-26 12:28
你那九间屋有地契不?拿出来说不定可以讨个大几千万补偿。

九间屋的补偿,很不错的学木课题。
要不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去俄罗斯和普金PK,贝加尔湖在成吉思汗时属我大中国,你普金看着办:lol

阿乐。 发表于 2016-11-24 19:26

好帖,让我们小年轻了解了咱们家乡随州的历史传承

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3 15:24

一桥所在河,今称谓“氵厥水”,键盘俠还真打不出这个屌字。厥水,发源于桐柏山脉南麓。全长366.9公里,其中主流长105.3公里,流域面积1306.4公里,河床宽30米至160米,平均迳流深342.1毫米,迳流量4.2/秒立方米。(据随县水利局1980年测量资料)。
该河为涢水主支流之一,南北朝时代始称厥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清同治十年《随州志》载:“厥水,……南流至县西为浮樱河注于涢水”。“迳州城西为浮樱河,俗传刘太保渡水落樱而得名”。
“刘太保”何方神圣,无据可考。一桥的河称为“佛音河”,在民间到是口口相传。
随州话为北方语系,属于西南官话片区,随州方言多数不分平舌音翘舌音,故尔“浮樱河”发音成了“佛音河”。
老随县城关镇人,都呼一桥那段河为“佛音河”。讲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和他义子岳云,在擂鼓墩上擂鼓抗击金兵,个个眉飞色舞,杀的那金兵的头樱,浮了一河,故而一桥这河就叫做“浮樱河”了。

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3 15:28

:lol留个太监座,明天更新:lol

愚佳人 发表于 2016-11-23 15:42

长知识了,谢谢,
坐待更新

老三届 发表于 2016-11-23 15:53

愚佳人 发表于 2016-11-23 15:42
长知识了,谢谢,
坐待更新

此帖文太长,只有慢慢道来:lol
如图:这是1953年一桥图,建成第二年秋,突遇特大洪水,桥毁一半。
我想说说此图桥被毁后和1953年前此桥未建前,这浮樱河的桥大慨状况。。。。

hbsz8888 发表于 2016-11-23 16:32

坐等更新

愚佳人 发表于 2016-11-23 16:36

53年桥的围栏好矮
好像桥下的水也不深
看不清楚

东城狂刀 发表于 2016-11-23 17:12

本帖最后由 东城狂刀 于 2016-11-23 17:14 编辑

话说,以前的各种设施建设,人力耗费不少,肩挑背扛的,真可谓是“纯手工打造”,所以,这桥历经几十年风雨,依然那么的坚固,跟我们的那个二桥简直是鲜明的对比啊!

守望稻田 发表于 2016-11-23 20:34

喜大普奔!终于又看到才思敏捷的雄文了,很受益!

哇咔咔 发表于 2016-11-23 22:08

72岁尚能与一众年轻人网上散夸,与时俱进的老头{:1_536:}{:1_540:}

逆游的鱼 发表于 2016-11-24 06:57

{:1_547:}

♂沉思♀ 发表于 2016-11-24 07:20

有段历史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口述历史】一桥,“佛音河”上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