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泡泡青聚来老乡亲
正月十四,我在巢上城小镇转悠着,打算买点小菜,发现摆地摊的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她有几样的农家蔬菜,其中最显眼的要数那“泡泡青”了。我俯下身子和她聊了起来:“这是那里来的菜啊!”
“这是我自家种的啊!”
“你们这儿也能种这种菜吗?”
“是啊!”
“我们那叫泡泡青呢!”傍边一同摆摊老婆婆赶紧着,
“你是随州的?”
“嗯!”
“你怎么知道我是随州的?”
“只有随州的才产这种菜!”她很是自信地答道。我又转向老太太:“我们那里的泡泡青,杆短、平趴,叶面泡泡密密麻麻,你这,还是和我们那的有所不同的。”“我们这儿不叫泡泡青,叫它黑白菜!它长的慢的很,少有人买,种这菜划不来!”这样平静地说道。说着说着,又来了一位男士,也加入到我们的探讨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围绕这堆菜谈长论短的,彼此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着说着。我总觉得有股熟悉味道,普通话里的方言尾音,“你,是随州人?”用随州方言问他,“是啊。”方言答道“哪里?”“安居”“啊!那是非常正宗的泡泡青产地哟!”“我们本地肯定要便宜些呢!(她四块我们本地只三块)”他答道。虽然不是很地道的泡泡青,但是形似色是。无论那里,,一篮泡泡青,一句地道随州话,成就一段异地偶遇故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