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 那桌 那窗
本帖最后由 钗待时飞 于 2017-4-1 12:22 编辑题记:过去的杂志上,经常可以看见这样手绘的插图:一张老式的桌子,左边放着几本书,书的旁边有瓶墨水,墨水瓶上插着鹅毛笔,抑或是一个小学生手执钢笔,托腮神思,她的旁边画着正在起飞的火箭和旋转的卫星。过去的年代是一个理想飞扬的年代,对于未来的生活,人们抱有诸多幻想和追求,涌现出了大批热爱文学、诗歌、美术、音乐的青年。他们无视自己的出身,痴狂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哪怕最后摔得头破血流也无怨无悔,这是一群敢于为理想拼搏的一群人。理想的羽翼折断了,他们被迫屈从于现实,电影《立春》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有着理想的普通人,在遭遇现实打击后,理想陨灭的故事。
我的家是低矮的人字房,房子的东边是我的卧室,卧室南边的墙上开了个大窗户,窗户外面斜对着院墙边的枣树、万年青和葡萄,窗户的里面有张旧书桌,紧挨着南面的墙。这张书桌,是父亲在大队当会计时遗留下来的,斑驳不堪,油漆全无。桌面木板由于年久收缩的原因,相互间有很大的缝隙,抽屉的四角被老鼠啃坏了,留下一个个大洞。书桌虽然破旧,但还平整,好歹有个桌子可以写字了,不用再趴方凳了。
每次回家看到卧室里的老书桌,就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像是见到了久未谋面的老朋友。高中放月假,我总是在这张旧书桌前,默默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深夜,或看书或听歌。翻看自己在放学途中买回的《意林》,希望借此找到人生的启迪,打开录放机听那几盘老掉牙的磁带,希望借此缓和紧张的情绪。大学期间,空余时间多了,喜爱看杂书(文史类)的我,好像“牛闯进了菜园子。”相比在图书馆借书,我更喜欢买书,买来的书是自己的,可以涂画,可以写上自己的读后感。大学的寒暑假,我在书桌前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宁静的时光。每当放假,我就带着一箱从“学苑书店”买来的书回家。
炎热的夏季,房间没有风扇,空气比较烦闷。为了让房间清新些,我通常会喷洒一些花露水,或者摘些栀子花、荷花插在瓶子里,我尤其喜欢空气中馨香的味道,看书的时候经常会误以为有个古典闺秀陪侍在旁呢,这种痴愚真有点像聊斋里的《书痴》呢。有时觉得房间缺少生机,我会捉几条凶狠的野鱼放在罐头瓶里,看它们咬来咬去,抑或捉几只“水牛”拴在窗户的钢筋上,看它们行走、飞翔……
透过窗外,一日之变、四时之景都能尽收眼底。夏天的南风从窗户吹进来,桌上的词典一页页翻过,馨香飘满了整个小屋。我看到浮云正在蓝天游走,苍老的枣树已经结满青枣,小麻雀在万年青树上“叽叽喳喳”叫着,几只黑蝴蝶还在寻觅葡萄串上未落的小花。我喜欢这份近乎“囚禁”的生活,喜欢这份乡村的宁静和祥和,可以尽情看书,累了就卧床休息。到了傍晚,房间的光线暗、蚊子也多,我就搬椅子到院子中间看书,借着夕阳映照在空中的霞光,近视的我,双眼紧紧地贴着书,只听见头顶的天空不时地飞过惊叫着的大雁……
雨天时,周遭更为宁静,在桌前看书更有韵致,光是听雨、看雨就能让人陶醉了。屋檐的雨水连成线往下流,哗啦啦地跌落在院沟里,溅落在窗台的雨水冲刷着窗户,经过冲洗的玻璃似乎更明亮了。此时最好的休闲方式是写作或练字,静能多思,多思能有所悟。
下雪的夜晚,我更喜欢静坐。漫天的雪花静静地飘落在大地上,窗外一片煞白。有人说“雪夜看红楼”别有一番韵致,手捧书卷烤炉火,或者将书卷放在桌上,用烘炉暖脚。边看书,边用小棍子拨弄着烘炉里埋着的花生,滚烫的花生米和透彻的寒冷都让人打哆嗦,然而眼睛却始终盯着书里的一行行字……
当年我像井底之蛙一样,沉浸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想象着外面的花花世界,并妄想通过看书去叩开社会的大门,如今我知道我错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自咬一口”,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我,早已忘记了书中的内容,理论不联系实际,知识永远不会与生活发生关联。如今房子更大了,窗户也更明亮了,也有钱买书了,却没有那份闲情和精力了。上小学、读初中的时候,应该博览群书却无书可读,学校里只教些空洞冰冷的“语数外”。综合知识的欠缺,常常使我感到压抑和苦闷,民俗常识、人情事理我一窍不通。尽管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未能收获什么,但是从情感上来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伏案看书、秉烛窗前的闲适时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你的勤奋与坚持,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终身与书本文字相伴,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有时与自己的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有间接的关系。文学素养的提升,让你自信满满、谈吐自如,气质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你也会是一个精神上的富翁。永远支持你,加油! 钗待时飞 发表于 2017-4-1 12:46
终身与书本文字相伴,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有时与自己的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有间接的关系。文学素养的提 ...
感谢支持 {:1_535:}{:1_535:}{:1_535:}{:1_535:}{:1_53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