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本土作家作品—— 熊欣:故乡的野生植物之四:黄荆条,软软溜
故乡的野生植物之四:黄荆条,软软溜本文转载自“随州文艺”公众号 作者:熊欣黄荆条,软溜溜,我挑白米上荆州,荆州爱我的好白米,我爱荆州的好丫头......
这是不是我家乡的民谣,我不晓得,但特喜欢,喜欢的原因可能在于它的意象熟悉生动,有吸引力,里面有我熟悉的黄荆条、神往的白米还有喜欢的丫头。
白米在我眼中一直是稀罕之物,民谣里那个米贩子敢喊着唱着要爱荆州城里的丫头,可见当时米的金贵。而歌谣里总能唱出个丫头来,使得我对村里那个叫丫头的漂亮女孩“亲近”不少,每当唱到“我爱荆州的好丫头”时,小手朝她那儿一指,周围的的人们大笑。我笑,她嘴吮着手,也笑。
黄荆条和黄荆叶我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已不记得了,只知道很小的时候,姐姐上完半天的学,吃罢饭后便提着菜篓子,赶着牛上山边放牛边捋黄荆叶了。春天的山野,到处郁郁葱葱一片,五颜六色的花儿点缀在丛林野草之间,一束束,一朵朵,一簇簇,如焰,如雪,如火,更有童趣的长长苔、毛尖、鸡腿、映山红勾引着我的胃口......开始我要跟着姐姐去,姐姐不让,嫌我太小碍事,照顾不周回家还得挨父母的训骂。后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哭鼻子抹眼泪的,到底还是带我去了,不过有个条件,得和他们一样捋黄荆叶去。
7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黄荆叶是干什么用的,我出生于60年代中期,那时候粮食极度紧缺,寻找能填充肚子的食物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而黄荆条在我的家乡漫山遍野都是,山坡,田边,路旁,随处可见,即便这样,每丛树的枝条上都是光秃秃的,你想啊,牛吃、羊啃,再加上男女老少的捋,怎么长也长不到那么快呀!
书上对黄荆条是这样描述的:落叶灌木。枝呈四方形,通常为掌状复叶对生,卵状披针形,先端长尖,两面有灰白色绒毛,背面较密,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哦,原来这种植物一般只是把它当药用的,而我们在那个年代却把它拌在饭中当饭吃的。
我兄弟姐妹多,又没劳动力,在靠工分吃饭的岁月里,我们都能活下来还真亏了黄荆叶!
别看黄荆叶远看一丛丛、绿茵茵一片,可近看却稀疏疏的,因叶片又细又小,捋起来煞费工夫,半天下来捋不了多少。刚开始时,不得法,手指不是起泡就是出血,后来捋多了,就知道了轻重,既能把叶捋下来又不伤及手指,只是小小的手指变得黄黄的,事后洗也洗不掉。
晚上回家,姐姐把我们捋的黄荆叶装在一起。母亲便烧一锅水,把黄荆叶倒进锅里撮一遍,捞起来,然后反复地搓、揉,直到水分干了,颜色变黑了,便捏成几个黑疙瘩,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拌在大米或面糊糊中充饥了。
初闻起来香香的,吃时也还不错,可吃过几次就难以下咽了,苦涩中带种怪味。我兄弟姐妹六个,我最小,身体又瘦又弱,母亲怕我拖出病来,便设法为我做些特别的,把米煮熟后,捞一碗,不拌黄荆叶,蒸的时候放在一起蒸,这样,我就能吃到纯纯的白米饭了。姐姐和我年纪相差无几,嘴里扒着饭,眼睛盯着我的碗,既嫉妒又羡慕
但这样的时候毕竟是不多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母亲就是想让我顿顿吃到白米饭,条件也是不许可的,所以我对黄荆叶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又恨又爱。恨的是这么难吃我还得自己去采回来自己吃,爱的是没有了它我们全家就得饿肚子。这种矛盾的心理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唏嘘不已!
秋天到了,黄荆叶落光了,露出赤裸裸的黄荆条,我们又拿起镰刀,去割那些细长细长的黄荆条了。黄荆条因其修长柔韧,最适合编筐编囤。挑土担肥的筐子,洗菜的篓子,晒东西的笆折子,农村简易的门帘子......可以说,家家户户哪里都有它的影子。
贫贱而卑微的黄荆树,漫山遍野地生长着,你一定很难想像,这样一种毫不起眼的、低矮的野生植物,也许它根本称不上树只能称为条,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竟然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填补了一个饥饿的岁月!每当想起,依然对它肃然起敬!
不久前回家,我又见到了它,在故乡的土地上,它还是那么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宠辱不惊地生活着,没有因为世界是否需要它而改变自己!更有趣的是,我还见到了儿时的小伙伴“丫头”,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时的事,大概她已经全然忘记了吧!
写的不错 黄荆树叶只是小时候搞忆苦思甜时吃过一次,煮在粥里,难吃,差不多都倒掉了。黄荆树条倒是割过不少 {:1_538:}{:1_538:}{:1_538:} {:1_535:}{:1_535:}{:1_535:}波形枕头配方之一:牡荆。别名:黄荆,黄荆条,黄荆子,荆条等等。湖北省的别称“荆楚”中的“荆”字,源自于此植物。盛产于湖北随州、荆门、荆州、襄阳等长江、汉江之间的大洪山脉。牡荆,性平,味甘。荆香气味有祛风化痰、行气止痛的特殊功效,用作波形枕头芯料,全身是宝。其主杆是制作香木丝的上品,还可春采嫩叶,夏采荆花,秋采荆子。{:1_547:}{:1_547:}{:1_547:} {:1_535:}{:1_535:}{:1_535:}{:1_535:}写得好 黄荆叶,地道地产品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均川供销社食品厂生产的“无粮糕”在随县最负盛名。即用黄荆叶制成干粉,加糖精后加制成一小块一小块糕饼状,在县城很畅销。
黄荆条是当时随县外销全国的特色产品,一梱梱用汽车从山区运到县城火车站土产仓库货场,然后整理成标准梱,装火车皮运销全国。供各地农业学大寨编制作成装土筐…… "贫贱而卑微的黄荆树,漫山遍野地生长着,你一定很难想像,这样一种毫不起眼的、低矮的野生植物,也许它根本称不上树只能称为条,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竟然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填补了一个饥饿的岁月!每当想起,依然对它肃然起敬!"-----------------我们当时刻对养育我们的大自然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文章写的真棒,看来这文字功底确实深厚 写的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