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楚联姻 曾姬嫁为楚国夫人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4-11-20 13:55 编辑战国初期,楚惠王继续继承楚昭王的执行安邦定国、伺机发展的方针,在对外争夺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卒,但国威不减,第二年,即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元年),楚又灭掉了莒国(今山东莒县)(《史记·楚世家》。蒙文通《越史丛考》谓齐先灭莒,楚顷襄王时为楚所灭。)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继承楚昭王事业,利用春秋末战国初各国内部变动、无力外顾和越国衰败之机,与秦和好,积极向东开拓,使楚国重又复强,以大国强国的地位步入战国的行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楚惠王不失为春秋战国之际的楚国又一有作为的国君,他和楚昭王一样,为楚国的复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公元前473年(楚惠王十六年),越灭吴后,勾践称霸诸侯,势盛一时。勾践为了缓解与楚国的关系,主动以淮上地与楚,此则有利于楚国的进一步东向。其后,楚通好于秦,当晋内部斗争激烈、三家分晋和越国渐走下坡路时,公元前447年(楚惠王四十二年),楚国先后灭掉了蔡国(今河南上蔡县)、杞国(今山东安丘东北)。《史记·楚世家》说:“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自此,楚东拓疆土至泗水之上,尽有江淮以北之地。而此时江淮之地唯有随国(即曾国)独存。
这就要从楚昭王说起,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走投无路,只得“奔随”求援,《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楚昭王感念随国的恩德。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聪明的随国早已揣测明白:“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大地唯随国独存的缘由。
另一个缘由就是随(曾)楚联姻,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惠王以楚人最为珍重的礼乐器编钟相赠。此时的随楚关系十分融洽,公元前407年左右楚惠王的孙子楚声王娶了随国的曾姬为夫人。曾姬名无恤,曾姬无恤嫁给楚声王后,并为楚声王诞下一子熊疑。就是后来的楚悼王。
公元前402年,楚声王(在位只有六年)被“盗”杀死,太子熊疑继位,是为楚悼王。楚声王在位仅六年,即为“盗”所杀(《史记·楚世家》。)曾姬就开始了寡居,也升为了太后,但是一个国王为“盗”所杀,这在楚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一例,显然是一起严重事件。由于史料缺乏,楚声王为何被“盗”杀死,无从获知,但既为“盗”杀,证明当时楚国社会动乱,楚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里的“盗”与民是同一概念,民即“盗”,“盗”亦即民,就是指起来造反的国人和庶民。联系公元前506年楚昭王仓皇出逃,途中被“盗”所攻击的史实来看,两起历史事件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在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背景下发生的,故楚声王被杀,是楚国积弊日深的直接反映。
曾姬的儿子楚悼王熊疑在位共二十一年。楚悼王也是一位能君,堪比其曾祖父楚惠王,楚悼王十一年(前391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开封西南)被三晋打败后。任用吴起为令尹(宰相),掌军政大权,变法图强。实行“明法审令”、“减爵禄”、“卑减大臣之威重”、“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郢都。楚国由弱变强,南平百越取得苍梧(今广西西北),在西和秦,在北巩固陈、蔡之地,往北救赵,前381年,与魏军大战于州西,出梁门,军驻林中,兵锋直抵黄河两岸。楚、赵大胜魏国,开拓了楚国疆土。同一年,楚悼王死去。
而此时曾姬依然健在,在她的主持下,其孙子熊疑之子熊良夫继位。楚宣王熊良夫在位三十年,可以肯定在楚宣王时期,楚宣王应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随(曾)国的。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号墓和六号墓为楚墓,时代为国中期,十三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又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哥事实,就是在战国中晚期,随国才不复存在。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墓中出土两件“曾姬无恤壶”,上有铭文“圣之夫曾姬无恤”,经考证,此器时代为战国中期,于公元前344年为楚宣为其祖母曾姬无恤(时年约70岁)所铸。该壶现藏台湾“中央博物院”。
曾姬享年约70过逝,在当时可算是高寿之人,历楚国三代君王,她的长寿也为随国(曾国)的存立推至战国中后期。其孙楚宣王将她下葬于漾陵(今安徽寿县),并作了此壶以示后人。作器者当是铭文中的“吾”,所指究竟何人尚不能确知。因此,此壶名被称作“曾姬无恤壶”。
关于曾姬的名讳目前史学界尚有争论:
从“曾姬无恤壶”这件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来看,“隹(唯)王廿又六年,圣 之夫人曾姬无恤, (吾)宅兹漾陵,蒿间之无 (匹),用乍宗彝尊壶,后嗣甬(用)之, (职)在王室。 ”由于铭文涉及曾国的历史及曾楚两国的关系,因而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郭沫若、容庚、刘节、唐兰、杨树达、饶宗颐、李学勤、李零、刘彬徽、李家浩、刘信芳、黄德宽等 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且多有创获。关于 “圣 之夫人曾姬无恤”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也是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的一种观点。认为铭文中的“ (吾)”指代的是“圣 之夫人曾姬无恤”,将作器者仍旧定为“曾姬无恤”。“无恤”乃曾姬之名也。
另外一种观点是饶宗颐先生提出的,饶先生说:“向来以‘无恤’为人名,非是,余谓‘无恤’乃成语,犹言‘不吊’。” 连卲名先生从之,并说:“恤,或读为恤,《周易·泰》云:‘勿恤其孚。’《尚书·大诰》云:‘不昂自恤。’” 此物“曾姬”乃是受器者。 “无恤”义同“不吊”,当是古人对死亡的一种讳称。《说文》:“恤,忧也。” 壶铭中的“无恤”当为后人对曾姬过早地离开人世,不能继续照顾体恤后世子孙的一种“抱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