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随州孝子==双泰真
双泰真为湖北随州人。其生卒年也不可考。为随州史上留名的大孝子,其舍身释母的事迹为世所传。《南史》、《随州志》等史书均有记载。
据《南史》卷37《沈攸之传》记载:南朝孝子。有膂力。事母至孝。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年),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之征募勇士,召之不肯去。当泰真至江陵贩运货物时,攸之强行将他留下,补为队副。不久,泰真叛逃。攸之使甲士20人跟踪追寻,泰真堵杀数人,余者不敢近身,遂得脱。但不敢返家,唯恐连累其母。后闻母被捕,出而自首,唯求释放其母。攸之为其孝行所感动,释其母,赦其罪,且补为队主。
南朝时期有名的孝子双泰真,生在随州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早逝,留下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生活甚是艰辛,小泰真,从小就聪明懂事,尚在童稚就为母亲分担家务,从小就开始干农活的双泰真,长大后练就了一声好体力,做事干净利落,为人和睦,因其力气大,乡邻有什么困难也乐意搭把手,从不吝力气,乡亲们也见识了他过人的体力和善良的好心,双泰真体力过人和助人为乐,也享誉四里八乡。对母亲的孝敬,乡亲们更是赞不绝口。对这位大力士赞誉有加。
为母拒召
在宋顺帝升明二年(公元478年,也就是是南朝宋国的最后一个年号。)的一天,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下令要征募勇士,那时随州属荆州管辖,征召令也下到了随州,因双泰真为随州首屈一指的大力士,当地官员遂举荐了双泰真,但双泰真因母亲尚在,恐自己走后,母亲孤苦无依,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双泰真面对朝廷的征召令选择了拒绝。
当地官员看无法交差,就骗他说,“你如果真不想去,就帮朝廷将一批货物从随州押送到江陵去(江陵为当时的荆州首府),交给刺史大人就行了。也就免去了你此次征召。”双泰真想用这一次的任务能抵消长久的兵役也值了,但此去江陵虽说路途不是很遥远,来回也得月余,母亲一人真是放心不下,乡亲们看到了泰真的难处,都自告奋勇的要把泰真母亲接去自己家中照顾,等泰真回来,并叫泰真不要担心,快去快回,一路平安。双泰真看到如此和睦的乡邻,也就放下心来,接了任务发往江陵。
探母招祸
当泰真至江陵贩运货物时,见过刺史大人交了差事,准备启程返乡时,却被刺史大人强行留了下来。
原来刺史大人早就听说双泰真体力过人,想将其收至麾下,然而,双泰真却屡次以家母无依为由拒绝了,今日。见其果非凡人,不仅身材魁梧孔武有力,而且心思缜密指挥得当,这一路上还打退了不少山匪,货物安然抵达。爱才之心愈发强烈,便强行将其留下,补封为队副(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副连长吧)。双泰真无可奈何,只得先假意应允。
但是没过多久,双泰真因思母心切,找了个机会,一个人毅然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在他眼中,一个儿子孝顺自己的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也阻拦不了的。刺史大人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派了20个精壮武士跟踪追寻,在半路上追上了泰真,对双泰真围追堵杀,双泰真想着年迈的母亲期盼他回家的眼神,回家的信念使他浑身充满力量,以一敌十,连杀数人,其余的武士吓得不敢近身,眼睁睁的看着双泰真绝尘而去。然而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双泰真却不敢回家了,他怕此事连累到母亲,遂躲于家乡附近的山林。先观察一段时日再见母亲。
舍身释母
然而事情的严重性超出了他的预料,不过几天,他的母亲就被官府抓人大牢,官府知道他是个大孝子,就以他母亲为要挟,引他出现。双泰真通道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没有片刻的犹豫,唯求释放其母。只身前往官府自首,言自己之所以叛逃就是为见母亲,现在愿意以自己的命来换回母亲的自由。
荆州刺史沈攸知道原委后,被其孝行所感动,立即释了双泰真的母亲,也赦免他的叛逃之罪,而且还将其封为队主。让其将母亲一起接到江陵,以便其忠孝两全。此事传扬开来,成一时佳话!
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