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2-17 15:15

曾随之谜又一说==来自天涯

本帖最后由 随天随地 于 2014-2-17 15:35 编辑


  以物证来看曾是个很古老的方国,曾字的写法也是由简至繁演进的,早期的曾没有下下边的日部,后来为曾,进而演化出缯、鄫、矰等等,至少在商代中期曾国就活跃在汉淮一带,并与噩国为邻。殷墟卜辞有“乙未卜,宾,贞立事于南,右从我,中从舆,左从曾。”“弗雀噩在南”的记载,西周早期的“安州六器”“静方鼎”等更是明确记录了周王南征的路线和在曾噩二地驻扎的事实,随州出土的西周早期的噩侯青铜器群,和大量的曾国青铜器群为此提供了证据,足以证明噩与曾的中心在江汉一带。
  西周时,噩国为南土之大国。因其地处汉水以北、淮水以西,是中原与江淮之间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成为西周南疆之屏障,周王室倚以经营南方以及控制南淮夷及东夷,因此,颇受周王之重视,常给予丰厚赏赐并与其通婚以笼络。也正因此,一旦噩侯驭方率领南淮夷及东夷进行叛乱,声势就十分浩大,并曾攻入西周腹地,对周王室造成严重威胁。周王虽然同时派遣西六师和殷八师前往镇压,仍然不能取胜。最后加派武公的亲兵,才取得胜利,可见此次战役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而此次伐噩战役中,周王命令不仅要彻底消灭鄂侯驭方,连其老幼也一并剪除,表示了周王对噩侯叛乱的深切痛恨,同时也说明周王室对于南疆的重视以及淮夷问题的重要性。噩侯驭方兵败被擒以后,噩国族衰弱离散,无力立于诸侯之林,显赫一时的鄂国从此灭亡,而噩国铜器也再未出现。战后噩国族人被分裂,一部分南逃,成为后来楚国的东鄂土人,一部分北迁,后来成为申国的私属,也就是申国眼皮之下的西鄂!还有一部分噩人连同部分国土被曾国兼并。
  曾国做为噩国的邻居,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战争,曾国的态度可能是在自保的同时偏向于周室,难免遭到噩国的攻伐,国力大损,而原来周王室派驻曾国的姬姓公族乘机夺权占据主导地位,复国为姬姓曾国,迁都至噩地的随邑,中原诸国为区别原来的曾噩二国,称其为随国,这就是江汉姬姓曾(随)国一国二名的来历。曾国取代噩国原来的地位并被周王室倚重,又陆续加封一些姬姓小国,组成“汉阳诸姬”,曾国成为控制江汉,镇守铜道的汉东大国,曾国多次参加了对淮夷的征伐,有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成为周室铜原料的重要来源地,经过几百年的积淀由他的后人创造了曾侯乙青铜铸造的巅峰时代!
  而随国也许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噩国兼并,成为噩国的城邑!这恐怕要与汾水流域同名的噩、随、唐、黄、沈等方国有一定的联系!
 目前唯一明确的鄂侯墓群在随州,被拣选收集的鄂国青铜器,也证实是从随州流出的!足以证明商周时期的鄂国中心在随州南部!因为作为鄂国之君和众多鄂国公族是不会葬身异国他乡的!西周偏晚鄂国被周王室剿灭,临近的曾国顺势占领了鄂国领地,迁都随邑,扩张为“汉东大国”,史称随国!所以随州中南部的曾国青铜器,只能追溯到西周晚期!曾国青铜器群也是以随州为中心分布的!
  西周早期的“安州六器”“静方鼎”所说的“曾噩师”,就是曾与鄂交界某处的曾鄂联军驻地!周昭王先后派公族南下,营建征伐“虎方”的营地!而随州的涢水直接通往江汉交汇的武汉(盘龙城),为水陆并进南下虎方最便捷的通道!“虎方”在江南鄱赣一带,是当时铜锡原料的主要产地!商代、周代屡遭中原势力的征伐!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2-17 15:36

历史研究是还原历史,就象办案,史籍和传说只能是口供或旁证,文物和遗址才是物证。古人征战迁徙频繁,留下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名,不能仅凭只言片语穿凿附会,妄下断语!

火蛇 发表于 2014-10-22 21:37

曾字的写法也是由简至繁演进的,早期的曾没有下下边的日部,后来为曾,进而演化出缯、鄫、矰曾国做为噩国的邻居,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战争
汾水流域同名的噩、随、唐、黄、沈等方国有一定的联系!殷墟卜辞有“乙未卜,宾,贞立事于南,右从我,中从舆,左从曾。
商王一战把汉水诸方有功之丞   封地带入汾水流域   商 此时是随而不是曾

随天随地 发表于 2014-10-23 11:21

火蛇 发表于 2014-10-22 21:37
曾字的写法也是由简至繁演进的,早期的曾没有下下边的日部,后来为曾,进而演化出缯、鄫、矰曾国做为噩国 ...

http://www.suizhoushi.com/thread-593670-1-1.html

lyt 发表于 2014-10-27 12:06

同志们考证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随之谜又一说==来自天涯